揭秘“协同办公”:市场规模近460亿元 NPS高达40.4%
7682
2019-06-03 09:19    文章来源:T媒体
文章摘要:探索行业那些秘密!

互联网下半场,To B 服务迎来了市场的关注,带上了主角的光环。

随着线上流量趋向饱和,人口红利消失,曾经在 To C 领域叱咤风云的腾讯,阿里,美团等巨头纷纷开始布局 To B 领域,意图凭借在 To C 的积累,继续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 年企业服务是企业投资数量最多的行业,投资事件共计 157 起,2019 年一季度企业服务持续保持了强烈的市场关注度,融资数量位居行业第一,用户付费习惯基本养成,职能型 Saas 价值复苏,企业服务价值得到了市场的重视和认可,行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黄金期。

而各类管理软件伴随着企业服务的兴起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用户的青睐,为了追踪国内市场下不同品类的发展状况(市场规模、行业渗透率、品牌表现等),「人称 T 客」旗下研究团队「T 研究」做了大量详实的市场调研和数据追踪,T 媒体也将陆续将各品类的真实调研结果呈现给广大读者,带大家一同窥探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作为系列调研的开篇之作,T 媒体首先将带大家直击「协同办公」市场的「那些事儿」。原因何在?在 T 研究即将推出的《2019 年中国 SaaS 产业研究报告》中或许你会找到更多答案!

总的来看,从 2015 年企业服务元年开始至 2018 年所谓的资本寒冬这四年时间里,国内协同办公市场规模呈逐年扩大趋势:90.1 亿、208.6 亿、441.8 亿、459.5 亿,但年复合增长率则分别为 2016 年 131.5%、2017 年 121.4%、2018 年 72.1%。可见,协同办公市场的规模增长出现了疲乏势态。

微信图片_20190603091335.png

2015-2018 年协同办公市场规模及复合增长率

究其原因,T 研究分析主要可从三个方面来看,首先协同办公市场的整体体量较大,市场规模从小到大易,但想要从大规模快速扩大到更大的体量就有些力不从心了,这就像一个人吃饭,当你吃饱后,想要再吃很多就难了;

其次,就协同办公市场而言,传统厂商的势能还是很大的,但其创新动能不足,从而也阻碍了该市场的创新效率。

另一方面,以钉钉,企业微信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协同办公新势力以免费换取流量的方式侵蚀并扩大了该市场,但由于是免费模式,其对整个市场的规模(资金)的贡献并不明显,这就带来了一种「池塘在扩充,但池中的鱼儿并未随之增多」的现象。

那么,贡献了这些市场规模的「池中鱼儿」又有哪些呢?调研中发现,协同办公软件几乎渗透到各行各业。当然,这与其属性有很大关系,只要是办公场景肯定多多少少都会涉及到。其中,制造、金融、建筑与房地产是该品类渗透率最高的前三大行业,渗透率分别为:36.4%、9.1%、7.8%。

微信图片_20190603091343.png

协同办公在不同行业的渗透情况

为什么协同办公在这些行业的渗透率相对较高呢?这与这些行业的特点不无关系。

就拿渗透率最高的制造业来说,国内制造业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信息系统非常完善的大制造以及信息系统贫乏的小制造。在大制造业中,协同办公作为连接人与人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一种方式,在其整个信息化系统中起到补充的作用;而在小制造业中,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管理软件,协同办公系统帮助其解决了在信息化时代协同员工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

以上我们讲述了,协同办公这一品类的市场规模及行业渗透状况,那么,具体到该品类的品牌参与商,他们的表现又是如何呢?在这里我们以万户网络为代表具体来看一下其品牌表现。

微信图片_20190603091351.png

万户网络部分品牌表现

万户网络作为协同办公领域政府和医疗等低渗透率的行业性代表企业是其作为本次具体展现品牌的原因之一。这也使得其行业认知度较为局限,仅为 10.5%,低于该品类的平均值。不过,行业优势也是万户网络在协同办公市场的竞争壁垒,55.6% 的 NPS 值就是最好的体现。

该品类市场的品牌参与者远不止这些,T 研究对国内市场的品牌也都进行了详实的调研,由于篇幅的关系,我们无法一一将其情况展示给读者,如果您还想要了解更多产品的品牌表现和 NPS,欢迎关注小程序「软交会」,我们会在近期发布所有协同办公产品的用户心中的表现情况。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