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移动金融爆发可期
3045
2016-05-31 19:14
文章摘要: 国内最大的独立第三方移动数据服务平台TalkingData近日正式对外发布了《2015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根据报告,随着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的日渐成熟以及移动理财等细分领域的兴起,移动金融理财行业的用户规模达8.2亿。包括P2P在内的移动金融产品应用的覆盖率增长较大,但是整体上还有较大潜力可以挖掘,移动金融的爆
国内最大的独立第三方移动数据服务平台TalkingData近日正式对外发布了《2015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根据报告,随着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的日渐成熟以及移动理财等细分领域的兴起,移动金融理财行业的用户规模达8.2亿。包括P2P在内的移动金融产品应用的覆盖率增长较大,但是整体上还有较大潜力可以挖掘,移动金融的爆发还需时日。
年轻一代主宰移动互联网
根据报告显示,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趋于饱和,80后依旧是主流用户但主力地位在削弱,用户资源继续向中心城市集中及经济欠发达地区下沉。从年龄结构上看,90后与00后年轻一代用户在崛起,整体份额已超移动网民的三分之一,且比例持续上升,80后用户占比37.1%,三个年龄段用户合计占比高达73.6%!由此可见,年轻一代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力已非同一般,迎合年轻人生活场景需求是应用开发者需考虑的核心问题。
金融业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时代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在1月22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为6.2亿,占比提高至90.1%。而根据TalkingData的报告,移动金融理财行业的用户规模为8.2亿,在移动互联网整体用户中的占比超过60%,用户渗透率较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以及政府“互联网+”行动的推进,传统金融行业在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冲击时由迟钝到猛然醒悟后的积极介入。传统金融部门加速拥抱移动互联网,借助移动端资源推动业务模式、营销模式、客户获取等多方面转型与升级,新旧行业以及不同行业之间的跨界融合趋势日益明显,移动银行、移动直销银行、传统券商移动应用、移动信用卡应用等产品不断推出。根据报告,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移动应用开发率已经是100%,城商行、农商行和信用社也在跟进,分别为51%、8%、9%。
由于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巨大优势,P2P行业在移动金融上的投入和效果有目共睹。P2P移动应用相当丰富,用户对于移动金融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也大大提高,部分产品的覆盖率甚至超过某些传统银行。根据TalkingData的报告,P2P网贷应用中,前一段时间因熟人借贷模式和营销饱受质疑的借贷宝以2.05%的用户覆盖率排在第一名,其次为陆金所,而与2014年同期相比,宜人贷借款、拍拍贷借款等的用户覆盖率排名提升幅度较大。由于行业特性和庞大的移动端用户群体,P2P行业从一开始就是移动金融的重要力量,包括积木盒子、众易贷在内的P2P平台对于APP、微信等移动端应用的开发和迭代从未放松过。韩明辽指出,随着监管政策的落地和行业内优胜劣汰的洗牌过程,由于得天独厚的金融和互联网属性,P2P行业在移动金融领域的爆发将不会太远。
然而,目前包括大数据在内的互联网技术在移动金融领域的应用还不充足,移动金融产品的开发还比较初级,对于庞大的用户需求来说,移动金融的普及还有很大改善空间。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近日表示,国内外的经验都表明,贫困地区的崛起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在推进扶贫开发事业各项措施中,发展普惠金融是重要的一环。众易贷CEO韩明辽也指出,由于移动互联网的特性,移动金融在推进普惠金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TalkingData报告中我们也看到,移动互联网服务在二线以下城市和中西部省份还很不足,普惠金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伴随人口迁移用户继续向一线城市集中,但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移动端渗透在加速、中部省份用户规模虽不具优势,但用户的移动端活跃度更高,价值不容忽视,移动金融在这些地区的价值和效能亟待挖掘。
目前互联网技术还在不断迭代和革新,年轻一代的需求还在不断被刺激、满足和释放,包括P2P在内的移动金融还在持续演化过程中。相信随着技术进步、环境的改善以及金融产品的开发,移动金融时代的百花争鸣、百花齐放的壮观景象不久就会到来。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