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天获上万客户的SaaS客服企业,你造吗?
3339
2016-05-31 19:18
文章摘要:  SaaS销售要“短平快”,不能定价过低,有几种方式可降低“客户获取成本”。   智齿是一家客服SaaS初创企业。它用197天获得10053个企业客户,平均每天51个。现在,它服务于海尔、乐视、360、宜信、富士康、清华等机构。   在进入SaaS市场两年时间里,它趟过哪些坑,如何取舍?又有哪些心得?听听智齿科技CEO徐


  SaaS销售要“短平快”,不能定价过低,有几种方式可降低“客户获取成本”。







  智齿是一家客服SaaS初创企业。它用197天获得10053个企业客户,平均每天51个。现在,它服务于海尔、乐视、360、宜信、富士康、清华等机构。




  在进入SaaS市场两年时间里,它趟过哪些坑,如何取舍?又有哪些心得?听听智齿科技CEO徐懿怎么说。




  为什么选择客服SaaS




  2014年,智齿创业团队进入SaaS市场。他们发现,客服几乎是每家企业的刚需。在传统在线客服中,企业的痛点是90%的问题是重复的。




  智齿于是推出“客服机器人”,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运用于在线客服。这种人工智能技术让机器人回复简单重复性问题,只有当机器人无法回答时才转人工,改变客服的模式。




  “使用智齿客服SaaS后,现在只需6个在线客服,就能承载原来20个客服的工作量。”PP租车客服总监王旭说。智齿客服也帮助乐视“挡掉”40%以上的客服问题,仅人力成本每年就节省数百万元。




  2015年6月,智齿客服迭代到3.0版本,实现了敏捷部署。只需10分钟,它就能部署到网站、微博、微信、APP所有渠道,进行统一响应和管理。







  在之后的4.0版本中,它引入工单功能,通过互联网化工单的提交和流转,让整个企业围绕客服协同工作起来。







  SaaS销售“短平快”




  智齿进入SaaS市场后,曾在销售模式上摸索过一段时间。传统软件是关系型销售,而SaaS是价值型销售,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




  关系型销售关注客户邀约、做关系及项目推进。价值型销售关注过程性管理,从电话销售,到客户注册,再到引导客户转化和付费,只要优化每个环节,就能提升产出,这个过程是有投入产出模型的。




  而且,传统软件因需要本地化部署和定制化,无法规模扩张,只能追求客单价。而SaaS是标准化产品,客单价低,可以实现规模扩张。与传统2C一样,它是一个指数级增长平台,只有做到市场第一,才能实现市场通吃。




  所以,大家最关注的是——跑得快。SaaS销售也讲求短平快,一个客户平均一两星期就会签单。智齿销售最快签单甚至只有半小时,因该客户前期已了解产品价值。




  智齿用197天获得了10053个企业客户,原来SaaS企业平均获取第一个1万家客户要用两年。那么,怎么样实现销售的短平快?




  如何降低“客户获取成本”




  这里要讲一个概念:客户获取成本(CAC)。它包含销售和营销成本。两者加起来,除以付费用户数,就是CAC。优化CAC是SaaS企业最为关注的。




  智齿大部分客户来自线上转化和已有客户转介绍。智齿已完成一套软件体系,来提升线上客户留存率。客户注册后,有在线新手指引系统、销售跟进系统、客户成功团队等,引导更多客户琢磨使用SaaS服务。因为是软件体系,成本没有太大增加。




  智齿也关注电话销售的话术优化。起初,在3套话术中,它筛选出一套所有行业客户都最能接受的。现在,针对电商、O2O、互联网金融等,智齿正提炼细分行业话术。




  例如,电商行业对降低成本、更快提供服务等7类问题最敏感。互联网金融则关注如何专业、准确地对复杂问题作出回复。SaaS企业要总结细分行业客户关心的问题,提炼话术,更高效的让客户明白价值点。




  这些细节的优化,让智齿的CAC降低了一半。




  SaaS不能定价过低




  定价也是一门艺术,智齿摸索过良久,即使在今天,这仍是SaaS企业要不断摸索的课题。




  众所周知,SaaS客单价低,但市场有一个凡勃伦效应——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受消费者青睐。企业级软件市场就符合这个效应。




  智齿发现,企业级软件如果定价较低,客户反而觉得产品可能不专业可靠。企业级客户选购时首先关注软件价值,价格是第二位的。而且SaaS价格一般都不会超过企业预算。




  智齿起初一个账户每年980元,现在是1580元,老客户仍维持原价。他们认为SaaS要不断寻找一个平衡点,在这个点上,用户多,盈利也最多。




  SaaS不要定制化




  起初,智齿做定制化+SaaS,一些客户是以本地化部署方式拿下的。但智齿发现,做了三四个这样的项目后,整个组织的效率立刻下来了。




  智齿研发的精力,不再花在主流版本迭代上,而是用户千奇百怪的定制化需求上,这导致产品迭代速度大幅下降。后来,他们痛定思痛,把本地化部署项目全部停掉,只做SaaS,产品开发效率才重回快速跑道。




  这个经历告诉我们,指数级增长平台,不能走定制的思路。




  SaaS走中大型客户,还是小型客户?




  与之相关的一个问题就是SaaS的客户类型。大客户也关注SaaS,而且越来越关注SaaS,但他们关注产品是否灵活、可定制化,这要求SaaS在设计上要庞杂。而小企业关注产品是否简单易用,只要解决痛点就好,但付费意愿较低。




  这两种需求是矛盾的,但都有人走通过。在CRM领域,纷享销客走的是中小企业,销售易偏向大企业。智齿认为,在某个点上是有契合的。




  现在,智齿用一个版本服务这两类客户。它的策略是先吃下行业标杆客户,再引导其他客户。这要求产品要在设计得足够全的基础上,还要简单好用。




  做一个版本,前期比较痛苦,对产品架构要求比较高,如底层搭建,模块间的松耦合等。但一个版本的优势是当客户,特别是互联网客户,在一两年内蹿升为大企业时,没有迁移问题。Salesforce也做客服,用两个版本服务两个群体,之间迁移非常困难。




  SaaS初创企业要做人工智能吗




  SaaS服务也会越来越多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在4.0版本,智齿优化了自然语言处理模型,更新算法,提升问题命中率。如消费者问:“从官网下单的电视机能不能送到XX处?”这个问题的重点是送货而不是购买。




  上一代机器人会理解为两个问题:如何购买和怎样送货,反应到客户聊天窗,由客户选择。在4.0版,机器人可直接命中答案。







  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在大企业,比较高大上,但初创公司将会在行业应用中普及人工智能。他们采用有明确方向的技术。是自己开发算法还是基于一些平台继续开发,会综合看投入产出和研发效率。




  国内SaaS企业的挑战




  中国SaaS发展现状可能比美国2009年还早些。2009年之前,美国SaaS市场一片荒芜,客服软件ZenDESK还没有起来。




  2009年之后,各种SaaS服务都起来了。中国2013年起来一批CRM厂家。智齿认为,2016年是SaaS在各行业、各个企业流程上渐渐爆发的阶段。




  “对智齿来说,挑战是在这个过渡期或机会期中,如何活到真正爆发的阶段。”徐懿说。期间,SaaS企业要跑得快,就要融大量资本。现在,融资占到徐懿工作时间的30%到40%。




  现在,中国很多企业需要软件时,可能还是找一个厂家给它做本地部署。业务全部迁移到云上可能还要两三年。不过,Salesforce市场份额去年已在CRM领域超越SAP和Oracle,SaaS 获取市场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标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