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成立BG事业群的我的解读
5252
2016-05-31 16:38
文章摘要:昨天张小龙的一封内部公开信再次疯转网络,BAT公司就是这一点特别好,连一个邮件都能被解读出花来,反观我们企业级市场死水一潭,不仅是思维老化,还对互联风公司不屑一顾,甚至冷嘲热疯互联网公司的行径,可是这些大佬再装清高市值也没有BAT公司高,如果依然还自命不凡的话,下一个被变革的人有可能就是你。
其实企业
昨天张小龙的一封内部公开信再次疯转网络,BAT公司就是这一点特别好,连一个邮件都能被解读出花来,反观我们企业级市场死水一潭,不仅是思维老化,还对互联风公司不屑一顾,甚至冷嘲热疯互联网公司的行径,可是这些大佬再装清高市值也没有BAT公司高,如果依然还自命不凡的话,下一个被变革的人有可能就是你。

其实企业级市场最最可悲的还不仅这些,据传某知名管理软件公司的高管没有微博也没有微信,你们信吗?这话我信,因为高高在上的管理软件厂商不屑与我们这些屌丝为伍。就连前两天金蝶徐少春在微博上秀了一把No Pen、No Paper、NoPC,都被业内很多人称为形为艺术,也对徐少春的形为不耻,我倒觉得没有什么不好,企业级市场需要这样的秀,需要接受一些新的思维和挑战。
言归正传重新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关于微信成立BG我的看法,我查阅了一下网上的解读各不相同,有因为关注而解读,有因为担心而解读,也有因为窥探有没有商业机会而解读,而我从企业级市场角度的解读。腾迅终于要出手企业级市场,有人说腾迅不具备这样的基因,但是我想说企业级市场需要这样的搅屎棍,要不这些大佬们都不知道兵临城下是何滋味。
微信成立BG事业群传递出来最主要的信息是微信事业群负责微信基础平台、微信开放平台,以及微信支付拓展、O2O等微信延伸业务的发展,并包括邮箱、通讯录等产品开发和运营,致力于打造微信大平台,为用户和合作伙伴创造更多价值。
可见微信要做成一个大整合,但是为什么要包括邮箱和通讯录呢?这些带有移动办公元素的功能,也被统一并入微信旗下,这是否意味微信不再是简单的只是个人服务工具,而是拉开迈向企业级服务的门槛。打通从企业内外部业务,到O2O,支付一体化等企业移动业务产业链的结点。
其实近两年就有一些厂商开始基于微信开发移动OA和移动CRM,以及企业移动业务等相关服务,前不久我采访一些CIO,他们在微信端建立了微网站,重点打通保险公司客户可以在微信端打开微网站页面发送出险信息,因为任何一个客户在事故现场都没有PC可上的,而最直接登陆方式就是微信、易信和来往,该CIO认为如果让用户都安装保险公司的APP端显然是不现实的,微网站也将成为企业面对客户的门户,而微信,易信,来往都将成为公司客户的入口,这一变化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
另外,在公司渠道端开发了基于移动业务办公门户,业务员只需订阅公司微信中的服务号就可以通过微信端访问公司业务系统,数据和业务流程转依然在后端,前端展现在微信侧实现,,这样即减少了APP UI设计的麻烦,又能实现然用户现场完成销售,电子投保和移动理赔业务,还能与微信进行有机融合,这样人性化的处理方式,受到了业务人员的认可。
在内勤人员的办公处理上,他们并没有采用微信前端策略,而是单独开发的APP端,主要原因是要保证内部信息的绝对安全。首先,微信不能私有化布署,核心数据开放在微信侧是否会有风险。第二,微信对于企业的支持到什么程度不清楚。腾迅一直没有给一个明晰的支持计划。企业CIO没将所有移动化全部放在微信端实现,最主要的还是安全问题。
而此次微信成立BG重在融合,将有效的打通,内外部的沟通和协同,如果在配上审批和文件编辑管理,微信在企业级市场涉入就算齐活了。微信不是做企业产品的料,显然微信也没想做企业级产品,而这次内部邮箱显示他们更专注于平台的能力,注重系统思维。因为微信的愿景是:连接人,连接企业,连接物体。让它们组成有机的自运转的系统,而不是构建分割的局部的商业模式。专注于基于连接能力的平台,并将平台开放给第三方接入,和第三方一起建造基于微信的人和服务的生态系统。系统思维也会帮助微信建造透明公正的商业体系,让系统在规则下运转,避免人为的干预。
更重要的是,微信对于连接的支持将给企业CIO一剂强心剂,更加坚定了企业将更多的业务迁移到微信端上。
如果一旦这个平台产业链形成,原来基于企业级微信平台业务的厂商可能将会受到冲击。未来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将被包裹在微信编织的大网里。而ERP或OA都会退出幕后,成为记录系统和工作流转系统,微信将会成为移动门户的外衣,企业级移动市场也将开启微信前端为王的时代。没有PC,没有企业和个人,只有微信,以人为单位建立连接也将成为微信终级目标。
也正如蓝凌总裁徐霞说的一样,未来没有PC端和移动端,只有“人端”,而微信此次重组的宗旨是以人端为概念设计平台,无论是你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要一一囊括,万物互联未来没有企业和个人的概念,都是以人端为核心打通公私之间的协同。这也是管理软件厂商设计设计和转型移动互联网时需要考虑的重点。
另外,从重组的内部邮件来看,微信没有表现出来要涉足企业移动产品的动向,但是不排除他们也会推出一些基于微信的标准化企业应用出来。同时,微信也对迈向企业做了准备,包括接口、平台、支付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企业实现在微信移动端业务战略。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