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成功的创业者也许会把他们的成功归功于运气、时机或是坚持不懈地努力这样一些要素,但是纯粹的技能往往才是决定性因素。
创办一家公司并非易事。50% 的公司都会在5年内失败。好消息是,根据一篇关于创业和风险投资中的运气与技能的研究报告所言,学习失败的经验可以增加自己创业成功的机率。
研究显示,创业成功的创始人在下一次的创业中有 30 % 的成功机率,而创业失败的人下一次创业成功的机率则是 20 %。这两种人的二次创业成功机率都大于初次创业者的18%这一机率。
所有成功的创业者都拥有一种品质,那就是决心,他们愿意不断尝试,即使成功没有立即降落到他们身上。
我知道这些,因为我有过一两次这样的经历。大约十年前,我把我的第一家创业公司卖给了 WebEx;更近期一点,我创办了游戏公司 Badgeville, 并发展到了 D 轮融资的阶段;大约三年前,我创办了第三家公司BetterWorks,目前已经将团队发展到了能支持超过 200 家企业级客户的增长规模。
我一路上看到的成功都要感谢于那数百次小的失败和从中学到的教训。以下是一些我希望在我第一次创业时就知道的的事儿。
知己知彼,懂自己亦懂客户
明确你是谁以及谁为会你埋单。 缺乏聚焦将会削减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在创业早期,你会很容易坚持你的愿景。但是随着公司的成长,大客户会要求更改你的产品,或者预期的竞争产品越来越接近你的产品领地,这就会成为一个越来越艰巨的任务。
在坚持你的优势和适量的发展以顺应市场需求这两者之间,维持平衡非常重要。坚持自己聚焦的领地,明确你目前要销售的群体是谁,这至关重要。
在 Badgeville,我曾为员工的日常工作并未贡献到实现公司聚焦的目标上而担忧至深夜。我知道我想为那些面临同样痛点的中型或初创阶段的公司介绍 BetterWorks 平台(译者注:BetterWorks目前客户群聚焦在世界财富榜一千强的大型企业)。但我们的市场、产品、工程和销售运营都需要专注于目标市场,而就目前而言,仅限于美国市场。
我曾被问过二十次以上关于国际化扩张的问题——是的,我们的产品已经销往美国之外的一些公司——但我知道太快向美国公司企业组织以外推进销售将让我们失去潜在的成功。
请保持聚焦在你要做什么和谁会购买你的产品上,然后占领整个市场。
“长辈测试”
打电话给家里的老人(或者父母也行)告诉他们你的公司是做什么的。如果他们无法理解,那尝试着换种方法来解释。过去每当我在这个“长辈测试”中失败时,我们必定会损失部分收益,因为我们的这个点子无法引起足够的共鸣以达成交易。
对于首次创业的人而言,大量使用行话或是复杂的用语也许会让你看上去比竞争对手更棒。然而事实上,这种表达方式只不过会增加不必要的困惑。(编者注:是的,那把这个“混合式平台即服务按需部署的即点即送无范围限制的咖啡运送项目”直接说成“咖啡运送领域的uber”如何?)
在BetterWorks,我们起初自称“工作领域的Fitbit”(Fitbit for work)(译者注:Fitbit是一家检测健康指标状态的可穿戴设备公司,BetterWorks此处类比于Fitbit检测个人健康,来说明BetterWorks通过企业目标管理来检测企业工作健康状态的这一概念),但是由于绩效管理很快成为了广为接受的概念,所以我们开始自称“企业目标平台(enterprise goals platform)”。在最初的六个月里,我们每周都会更新一次销售演示文件,以保证我们能够确认精准的信息传递。这说到底就是,目标客户最容易接纳的才是最合适的。
待客户如黄金
你应该付出十倍以上的时间在客户身上,而非在锁定投资人上。
对于早期的创业者而言,花费精力和时间去向投资人演说争取投资是非常有诱惑力的。然而,如果你正在打造一个可靠并能取悦客户的产品,这样花费时间找投资就变得没有必要了。
把你原本打算花在投资人身上的时间投入到你的客户成功上去吧。 早期对于客户成功的投入将会驱动客户推广和促使增值销售。
如果你首先着力于构建产品,那么你的精力将很容易汇聚在更直观的事情上,例如开发产品和销售产品。不过,如果你都还没有构想好一个让客户成功的计划,你将会损失盈利。
给团队以明确的方向
在我早年的创业时光里,我费了特别长的时间才学会了这一点:你得找到让你的团队自由发挥的途径。
对我而言,这就意味着设定目标以及透明管理。 我日日夜夜都在期盼我能够更好地实时了解团队的各项工作,以及是否团队成员的所有辛苦付出是在助力于将愿景转化为成果。要秉承公司的愿景,则需要战略性招揽一群干劲十足的人。但那下一步该如何呢?
作为创始人,你的工作就是要让自己的队伍团结在你的使命周围 。每当我回想起自己过往的创业经历,总是会忍不住感慨如果当初能更开放地设置和分享我们的目标,那工作效率将会有多大的提升!
这正是成功初创企业中代表着最棒模式之一的谷歌如何从40人的创业公司迅速成长为拥有6万员工的大公司的方法。谷歌的成功不在于它的那些目标,而在于分享目标带来的意义——透明化的管理和定期的反馈为创新的企业文化开辟了道路。
当员工自己设置了目标并且认识到什么是他们立志去实现的,他们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作为一个创始人,你就可以放心自己的团队正在快步跑向(当然有时也可能会是缓慢爬向)成功的彼岸。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