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发布“应用号”,腾讯让创业者放弃App是“金玉良言”还是在“洗脑”?
5071
2016-09-08 11:06
文章摘要:作者:张宇婷 8月14日,腾讯微信安全风控中心高级总监郑立鹏发微博称:“大家期待的应用号很快到来。” 自此,虽然应用号尚未露出真身,但横空出世已是定局。 整个行业讨论的焦点,在于:应用号很可能是改变移动互联网格局的工具,也是HTML5爆发的机会。 当腾讯希望在微信盈利期内最大限度的争夺移动端入口。创
%e5%b1%8f%e5%b9%95%e5%bf%ab%e7%85%a7-2016-09-08-%e4%b8%8a%e5%8d%8811-10-07





作者:张宇婷

8月14日,腾讯微信安全风控中心高级总监郑立鹏发微博称:“大家期待的应用号很快到来。”

自此,虽然应用号尚未露出真身,但横空出世已是定局。

整个行业讨论的焦点,在于:应用号很可能是改变移动互联网格局的工具,也是HTML5爆发的机会。

当腾讯希望在微信盈利期内最大限度的争夺移动端入口。创业者真的应该放弃App吗?



一、应用号的成功概率有多大?


在应用号发布之前:腾讯发布了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以及企业微信App。但是,到目前为止企业微信并没有形成巨大的影响,而且和阿里钉钉一只处于不温不火的抗衡之中。

可以说企业号目前仍未成功,而微信一直想做成的企业应用商店入口,在一年的时间内也未形成生态。

按理说,微信成立BG事业群后,将邮箱,BQQ,通讯录收入手中,加上微信支付,在线会议,微信很容易将这些能力做成一个大平台开放给企业和ISV,由他们根据需求自由组合形成企业移动应用。然而,企业号获得的支持力度和开放限度似乎都很有限。

此外,腾讯在企业级上的基因一直是自己的一个短板,如果仅仅是增加微信的用户黏性,企业微信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是想成为杀手级应用,还挑战多多。

对于应用号也一样,能不能给创业者提供足够的流量推广和用户导入?腾讯的倾斜力度决定了应用号未来的生机。

建立在微信生态之内只是一个基础,还要看腾讯真的把应用号当作是防守型战略布局还是进攻型战略布局。



二、应用号是腾讯争夺入口的工具,创业者要避免“随波逐流”


如果应用号真的做起来,那么张小龙曾经说的:“希望用户在微信上,用完即走”将会食言。

显然,应用号的目的是把用户牢牢锁定在微信里,好似让微信成为一个手机桌面。

实际上,应用号就是一个入口,如同手机操作系统一样。

App应用、手机操作系统甚至是手机等硬件,都是互联网公司获取用户的入口。只不过难度和层次有高低之分。

互联网公司的玩法就是:抢占入口,一旦入口形成,在用户量级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分成或衍生商业模式收钱。

应用是一个层级,操作系统是更深一个层级。前不久,谷歌发布了新的开源系统操作Fuchsia,阿里云布局YunOS,这和微信发布应用号在根本目的上并无区别。

表面上的不同是:微信掌握了一定的用户量,而操作系统需要在硬件端和应用端缓慢形成生态。难度更大,玩法更复杂。

巨头的布局自然有巨头的目的,创业者要想清楚,自己是否随波逐流?

扩大短期事件的影响,缩小长远事件的影响,是一个普遍误区。

过于看重应用号的影响,或者忽略谷歌、阿里或华为等其他维度的入口布局,都有可能造成战略失误。



三、依赖微信的用户基数,不如让自己真正有价值


微商在火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逐渐变得尴尬。当时有很多企业都在总动员全公司解决存货。

别忘了,百度做轻应用这么久,依然做的不温不火。

更别说搜狐等早就做过拖拽式的H5应用。

仅仅说轻应用能够以高性价比的方式带给创业者大量用户,是片面的。这种说法的背后,忽略了:真正吸引用户的是产品本身,而非产品是否处在一个拥有大量用户基数的场景内。

如果产品模式无法带来价值,用户NPS极低,即便可以接触到广大用户。最终用户依然会流失,成为“僵尸”应用。

更大的难题在于,无论是To C或者To B的产品,商业模式的壁垒是很容易被抄袭的。特别是在国内资本驱动的创业环境下。

也许,围绕数据的技术壁垒才是创业者真正的杀手锏。

如果数据、算法或者技术是壁垒,那么应用号在安全和复杂度上显然无法承载。

腾讯要的是移动端入口,创业者要什么,自己要想清楚。



四、至少有4个维度的事情,需要提前考量


应用号对企业的好处显而易见:

1、省去开发App(不同设备、版本)的过程,直接复用微信的技术环境。

2、降低手机内存压力,无需下载更新包。

3、借助微信一定的用户基础,注意:用户是带有社交属性和相关联的,这种关联带来粘性。也能够让App衍生功能在现实的世界中拥有更大想象力的商业模式。

相关评论已不少见,无论是从用电量还是内存,亦或是打开频次。微信都是手机App中的老大,对于创业者有极大优势。

但这只是目前的情况。

如果用发展的眼光看,至少有三个维度的事情,需要仔细考量和衡量,是否要孤注一掷倾心微信:

1、数据。包括支付数据,包括使用微信,间接使用腾讯的技术,流过的数据。

2、3年迭代的风险性。比如VR、AR的冲击。比如谷歌、阿里在研发的操作系统。比如5G时代到来的影响。以及微信那些看不见的对手。

3、复杂性。面对消费级或者简单的应用,只部署在微信端是可以的。但更深入的应用App仍然必不可少。

4、一旦微信衰落,临时部署技术将遇到很大的挑战。

有行业内认识认为,无论是从营销、开发、适配等多个角度,微信应用号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假设,更多创业者都“弃”App“登”微信。

微信提供给所有创业者同样的用户、同样的技术。那么在相同条件下,创业起点再一次相同。创业者还是要找到自己的独特优势。

在当今的创业时代,一切绕过技术的创业模式,获得的都将只是眼前的利益。

如果只甘于寄居于微信之中,未必会失败。

但如果想真正做一款属于自己的产品,达不到商业模式的绝对垄断,又没有独特的技术或数据壁垒,被超越可能是分分钟的事情。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