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搭云创始人万斌:我希望在中国科技史上书写那么一笔
22341
2018-05-30 13:51    文章来源:T媒体 卿云
文章摘要:他要让传统的软件渠道商可以选择不卖别人的产品,而是自己从零开始创造全线的产品。

他创立了搭搭云,在企业管理软件和SaaS这个领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个平台把企业管理软件的定制成本降低了至少40%,定制项目的开发周期缩短了50%,还可以让80%的功能修改都在1个小时之内完成,而且所有的功能都可以在手机上实时同步使用。他的合作伙伴计划,还要让传统的软件渠道商可以选择不卖别人的产品,而是自己从零开始创造全线的产品。这一切,在这个行业引起不小的震动。

 微信图片_20180530134422.jpg

(搭搭云创始人&CEO 万斌)

创立搭搭云的时候朋友们不理解,都劝他“你这是疯了”,他已经下定了决心,捡起十多年未碰的代码,一头扎了进去走到今天。

作为连续创业者他有很多故事和经验也愿意分享,“这些历史是我愿意回忆的,它有苦有甜。从我个人来讲也是人生最有趣的,(现在)跟我的历史过往是分不开的。”

他是万斌,搭搭云创始人,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波潮头兵,一个有勇气懂得坚持的连续创业者,一个且行且歌的幸福人。

“命运推到了这一点上”

万斌来自于70年代的宁夏小山村,在中学时代就非常痴迷计算机技术,而且获得了省冠军。大学选的天津的一所大学,学习通信专业也无法埋没他计算机方面的天赋与造诣,在校园里他办的计算机公开课深受计算机系高年级校友甚至老师的喜爱,座无虚席。但是音乐与艺术让他并没有典型的理科生特征,大学同学都知道他“小童安格”的外号,都听过他的“单簧管”。

高考的时候他一直爱恋着的学木琴的女生也就是现在的妻子李晴被保送到北大,万斌错失了第一志愿无法进入北京,选择了离北京最近的天津上大学。谈到大学为爱到天津求学的浪漫往事,他哈哈笑起来,“这些事蛮有趣的,我们两个都很幸福,经历过那个年代。”

那个年代中关村的互联网梦刚刚开启,往来于京津的爱之旅途万斌也受到了互联网的熏陶。于是在天津留校任教一年后辞职与恋人南下广州,做过销售、系统集成工程师、短暂创过业,这是他的南下初体验。1999年起先后加入163.net、PConline等工作,成为中国第一代电子商务弄潮儿。后来163.net被李嘉诚“和记黄埔”旗下的tom.com收购,他也培养了先进的互联网思维。

2003年的某天负责1号网(1号店前身)、163.net的万斌到北京出差,看到满大街公交车上都是“淘宝”的广告,心里咯噔一下,“完了,这个名字让人想忘都忘不了。”同年互联网资本寒冬来临,很多互联网人各自寻找出路。

彼时他太太李晴在化工行业做销售已经积累了7年经验,而且非常有名。在一个大客户的邀请下万斌决定支持妻子投身传统贸易,一做又是7年。从互联网行业到传统行业,对万斌所带来的冲击无法想象。“对我来讲,这是非常大的脱胎换骨。”

万斌认为互联网行业非0即1没有灰色地带,研发要么成功要么失败。传统行业不同,做外贸卖涂料的原材料,万斌回忆当时脾气不好,觉得明明什么都没变过却出了问题,认定就是客户的问题。后来逼的没办法,他自己成立了一个实验室,天天钻在实验室做实验,做了很多配方发现了究竟,用同一材料、在同一地方,可能由于风向不同,结果就不一样,影响因素太多。经过这件事后万斌的思维模式就不一样了,导致后来做搭搭云,他想出来的解决方案绝大多数都是与众不同的。

做外贸期间万斌在国内外跑了近500家企业,见到了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看到了国内的落后,冲击很大,他自己也买软件用,但是用的不愉快。2007年万斌就开始想,“为什么没有一个软件可以轻易的个性化,又能随时可以改,还能不分模块,想小就小想大就大?”

很多软件行业的朋友出于好心劝他,刚创业就想做大而全的软件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认为他疯了。

“其实后来结合前面这么多的因素,我觉得这是命运把我推到了这一点上,很多经验和见识就堆积在一起,就有了九章全协同(搭搭云之前所用品牌名称)基本架构,”他花了整整两年时间画架构图,验证逻辑。像很多创业者一样中间有很多不眠夜,他基本都是兴奋得睡不着,后来2009年正式成立了九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刚开始写代码的时候是很痛苦的,那个时候万斌已经37岁,虽然计算机技术底子深厚,但毕竟已经十年没有碰过代码,软件行业的技术日新月异,找程序员合作他又担心传达效率低,就逼着自己买书学习。4个月的时间学习前端技术,4个月的时间研究后端编程技术,然后开始写代码。直到2010年出了搭搭云的第一个版本,总算稍微松了一口气。当时最先做的表单智能识别,近来听朋友说起,他才知道那时他开发的,就是人工智能技术,2012年正式获得了传统业务单据到表单的识别的发明专利授权。

实际上“九章”这个名字脱胎于《九章算术》,里面有九个章节,分别对应中国古代在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医学等九个领域的最高成就,“我们希望做的这个技术能在中国科技历史上书写那么一笔,留下那么一点成绩,我希望能有这个行业里最高的成就,”万斌介绍当时有这样一个寄托。

事实证明他并没有疯,而且现在做得还不错。

升级搭搭云平台,回归本身价值

2010年发布九章全协同1.0版本,2015年发布九章全协同2.0版本,2018年发布3,0版本升级为搭搭云。万斌介绍搭搭云升级为平台生态化发展其实早就规划好了的,就是为了满足中小微企业小儿全的办公需求,但是搭搭云新品牌升级是为了让公司看起来更年轻更有活力。

新品牌名字来的有点意外,当时团队在火锅店吃火锅,围绕着体现互联网年轻化想了很多名字,后来有个安卓开发工程师说“年轻有活力就是互联网啊,互联网里面叮叮、当当、嘀嘀都有了,好像还没有嗒嗒?”,万斌觉得眼前一亮,“这个好,正好我们就是让懂技术的不懂技术的在我们平台上搭软件,”于是就用了提手旁的“搭”字,他介绍正无穷的新Logo表示想象力无穷创造力无穷,而创造力不只搭搭云本身还有很多合作伙伴(渠道商)和开发者,一起合作创造的想象力无穷无尽。Logo上的短划线则表明企业的业务和数据在平台上生生不息流动。

万斌觉得“微信、网站、APP管理软件一体化的企业超级应用平台”这个介绍代表了搭搭云的核心价值,降低技术门槛,让再小的企业也有能力有机会用定制化软件。

超级App在C端已经出现,比如微信、淘宝等,企业级也需要这样的超级App,目前还没有,而且企业级很难。万斌介绍中小微企业面临三个问题,一是中小微企业付费能力有限,既要量身定制还要让企业买得起;二是在飞速变化的时代,中小微企业在长大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而业务调整后之前的软件就不能用了;三是再小的企业需要管理的也有很多,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过去都是分模块,管理流程用OA,管理人员用HR,管理采购用进销存,且不说容易形成数据孤岛,接口开发也非常昂贵。

这三个问题构成了企业数字化的很大的壁垒,不要说中小微企业,就是稍有实力的中型企业想要实现数字化也很有难度。若做企业级超级应用,要么像过去一样投入巨资开发,要么另辟蹊径。搭搭云选择后者找了一条成本低的路,解决个性化、定制化与规模化之间的矛盾。

核心是降低技术门槛,搭搭云调研了8家软件行业上市公司财报,发现2015年-2017年平均人力成本占营收比重高达62.7%。现在软件定制成本更多在开发,搭搭云2012年获得的传统业务单据到表单的识别专利便降低了技术门槛,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能使程序员建库、建表单、逻辑一整套自动化,“这个AI把过去70%的事干掉了。”

搭搭云自动识别分析关键词和上下文语义,本质上是语义分析,可以识别出供应商和客户,而且不只识别出样式外观,还能识别出是否需要下拉框,下拉框选项的数据源与企业原有数据库建立关联,都可以识别出来。但凡日常用到的有数据库的管理软件,系统将底层抽象成模型做成可配置化的工作流、报表业务规则、事件提醒等13个引擎,避免程序员再去写代码,直接用引擎配置。基本能够覆盖80%的业务场景,把程序员从重复繁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太复杂无法覆盖的20%场景通过使用搭搭云2015年推出的开放平台,使用对外开放的API、SDK,也可以大大降低程序员的代码量。

像所有的人工智能识别一样搭搭云自动识别也无法做到100%准确率,据悉通用化的准确率在80%-90%,一些非常个性化、行业化的可能会出现误识别,但是无论什么样的误识别能保证基本样式,通过简单拖拽式配置即可。为了减少对技术的依赖,配置页面很少用专业用语,最专业的词汇是“字段”。

中小微企业也需要一整套的管理软件,小小的软件也需要对接,关于软件的对接,搭搭云2016年推出了万能接口引擎,对接不分模块不分业务场景,只看单据。随着搭搭云开放平台的发布,未来会逐渐完善。

万斌此次启用搭搭云新品牌走生态平台化道路,意味着上了一个台阶。搭搭云一个云账户是三个平台的融合,一是运行平台,定制的软件都在搭搭云运行,类似于一个操作系统;二是开发平台,所有的合作伙伴(渠道商)、开发者,登陆账号后可以开发、定制软件;三是交易平台,可以把软件以标准化的方式发布在搭搭云的云市场上,相当于AppStore。搭搭云回归本身的价值,只做平台。

搭搭云要让渠道商回归其本身的价值,让他们可以跨产品线来做产品,不只是CRM、OA、ERP,只要有业务经验和客户资源,就可以做出自己的产品利用搭搭云平台变现。渠道商与厂商不再是代理与被代理的关系,是平台和创造者的关系。在5月29日举办的品牌升级发布会上,搭搭云发布了合作伙伴计划,为渠道赋能。

万斌很有信心,在搭搭云平台化发布之前主要以项目化的方式定制,为超过30个行业提供服务,用了近4年的时间验证了他们的理念可行,因为其服务人员都不太懂技术,“如果我们自己的人没问题,将来合作伙伴也就没问题,”到现在为止他们没有失败过。

走到今天并不容易,在升级为搭搭云之前做过两次大的战略调整。

创业在于变化与调整

万斌认为一个公司尤其是创业公司的调整能力是生命线。但是所有企业和人的一生一样不能突变,“人若改常,非病即亡。”公司的改变应该有迹可循,有时候可能快一些,但绝对不能是脉冲式的。因为企业是由人组成的,变化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

搭搭云的变化都是有迹可循的,第一次变化是由于2010年开启的中国移动互联网浪潮,2010年iPad发布后,很多人用iPad进行移动办公,当时安卓还不太成熟,2012年下半年万斌只聘请了iOS开发人员,他介绍当时推出移动端是开创之举,不像其它移动App有明确的需求与功能,这个移动端只是一个引擎,所有的功能需要后台定制。在经历8个月的H5试错后,全部使用原生开发,当然后来也推出了安卓版本,由于使用了原生页面解析技术,解决了PC和移动端的功能与数据同步问题,只需一键刷新,软件功能与数据自动同步。

第二次调整是2015年,当客户首次提出“你们的软件只管内部,能不能和我的微信公众号对接一下。”的问题时他们说做不到,第二家要求和自家网站电商平台对接,他们同样予以拒绝。但是慢慢地有类似需求的客户越来越多,而且不分大小,都有需求。万斌意识到这已经成为市场主流需求。所以很快就推出了可以和微信、网站、C端APP同时对接的系统,对接后外面的数据可以进入搭搭云系统后台,自动触发启动流程处理业务,这样搭搭云覆盖了一条完整的链条,成了前后端一体化、一体化策略。然后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推出了更加彻底的解决方案:一个可以全部配置的消费端APP,每个页面,从轮播海报、到导航栏,到每个按钮每个列表,全部都可以在后台进行配置,前台刷新后,就完全成了一个不同的APP。这个APP还自带类微博的社区、IM沟通这些企业非常欢迎的功能。

钉钉以及推进SaaS技术的企业,万斌都抱以尊敬的态度。过去传统软件在这个新技术新模式快速更迭的时代已经碰到天花板,但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在求变的过程中厂商采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云计算、大数据、AI时代,有的厂商做CRM,有的做协同,有的做ERP,有的做HR。搭搭云选了一条不同于他人的道路:一是全功能;二是动态,在线边改边用;三是解决碎片化的问题,让数据互通;四是解决移动端与PC端实时同步的问题。开启了全面定制化的SaaS,万斌介绍搭搭云相当于PaaS+SaaS,用户群主打中小微企业,其需求可轻可重,当然大客户来了也不会拒绝,其平台横向和纵向都很广,横跨各种行业,纵向上小到只有一个人的五金店,大到上万人的企业,都能覆盖到。

据悉从2013年正式进入市场销售开始,搭搭云没有销售部门,未来也不会建立。“既然要做革命性的事情,做平台,就不能用传统线下销售的方式。”搭搭云只做两件事:销售平台账户和为合作伙伴赋能,从这个角度讲不需要传统销售。目前服务已覆盖了超过30多个行业,超过2000个客户,其中有300多家付费客户。

搭搭云的商业模式是只做平台,卖账户。万斌介绍账户相当于在房地产商那里买的毛坯房,后面还要装修、收物业管理费,搭搭云卖毛坯房,每年收物业管理费,里面的装修不管,让合作伙伴和开发者管装修,客户也可以用免费的装修。账户分几个级别,按照每个月使用数据量的大小来收费,这个数据量是指每个月新增的所有单据数量的总和,比如订单、入库单、出库单、报销单、请假单等等。账户实行一次性收费,也有免费的版本。万斌坦言这样的商业模式并不新鲜,苹果就是这样做的,“但是对于企业级开发者还是首次。”

其实搭搭云2016年已经达到收支平衡了,在国内SaaS创业公司普遍亏损的情况下着实不易。在获得千万级人民币A轮融资后,行事低调的万斌承认“酒香也怕巷子深”,但其实不是因为巷子深,而是因为酒太多了,你再香也闻不到你。他会做出调整,在研发之余也开始走出去多做宣传。

拥抱变化的万斌在谈及调整时也讲到了偶然性与必然性,偶然性他说起了《基业常青》(英文名:Build To Last)这本书,里面的企业没有一家做大了以后主营业务依然是当初计划的主营业务,全都转向了。而必然性他似乎更认同“时势造英雄”,“大势来临我不做这个,一定还有其他人做。”

但是从想到做,真的需要勇气。

那些勇气与坚持终会绽放

回顾过往,万斌首先想到的一个词就是“勇气”。

人生有太多选择,每一步需要运气也需要勇气。当时从天津民航大学离开南下去广州下海,对于从宁夏边远山区走出来的万斌来说更不寻常,能够落户在天津这样的大城市里,旱涝保收对一个贫寒子弟来说意味着什么万斌比谁都清楚。离开那样的环境,“过一种完全未知的生活,需要勇气。” 

从互联网行业转到传统行业,更是完全陌生的世界,“对我来讲是个洗礼,一待就是7年。”也需要勇气。

做搭搭云,当时很多人不理解,深耕软件行业多年的朋友说说他疯了,因为做软件谁也不敢什么功能都做,那样只有死路一条。“但是主要是没人理解我是我是想要用另一种方式去做。对我来讲它不是那么多功能,就一个功能(平台)。”

万斌觉得有时候勇气不是分析完所有的结果才有的,做出选择的那一刹那,可能只有60%的把握,甚至只有50%的把握。他后来特别理解马云所说的“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他说人生不止,折腾不休。强调那是很快乐的折腾,非常享受这个过程。

有勇气固然可敬,但是创业九死一生是那样现实,太多的失败案例成为历史的尘埃。当为了自己的选择付出行动的时候,都有心理准备,相信自己的有能力与担当。但是当与未知在黑暗中亲密接触,谁又能保持那份从容。“尤其中间迷茫的时候,前方太黑暗了,看不到太远的地方,看不到未来在哪落地。这个时候是容易动摇的,”万斌也有过这样的时候。

2013年底,在天使轮之前自有资金已经耗光,当时除了联合创始人之外还雇了两个员工,发不出工资看不到尽头折磨着万斌,“但是呢我挺过来了,”现在他可以轻松的说这些过往,那些与黑暗搏杀的日夜究竟有多漫长我们很难感同身受,很多公司就是死在那个阶段。“古人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关键是青山得在啊!保持青山的存在都是很难的事情。”说着他笑了起来。

记得有人说过:“世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挺住意味着一切。”

他给自己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坚持”,首先坚持不是傻坚持。因为做错事的时候坚持是没有意义的,坚持的时候要大量思考去分析去判断,“选择有70%的成功率,而且你特别坚信这一点,这个坚持才是有意义的。”

那些勇气和坚持终会开出花来,在一个黑暗接一个黎明中,有的人躺在在梦中不愿醒,有的人清醒地追着梦。

在一直陪伴左右的妻子李晴眼里,万斌乐观肯钻研,而且很有艺术气息。5月29日的发布会上,万斌用单簧管吹奏了《多瑙河之波》,他是一个细腻的理科生。如今不只自己怡情音乐,也教孩子学单簧管,很多时候是他在一旁弹钢琴,与孩子一起唱唱歌。他说生活和工作已经搅在一起了,大量的时间都在工作,需要放松。坦言自己是个爱玩的人,只不过越来越缺少时间。他觉得玩乐器需要专注,对万斌来讲如果专注做某一件事,就是休息了。“只要我不专注做一件事,脑袋里就不停想东西。”

搭搭云的员工基本都是90后,万斌喜欢和年轻人交流玩,他说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最大的感受就是“活力”,那是属于年轻人的,而经常思考的人不老。他一直与时俱进,现在抽时间也玩抖音,当然如果可以更想有机会把自己关于软件、企业服务的思考写成文字与大家分享。

他觉得自己很幸福,有家庭、朋友的理解支持,事业上不断有大的小的成就支撑着,酸甜苦辣就都有了滋味。“还是那句话,就是热爱,你只要做到了热爱你所做的那件事,都不用追求什么,真的。”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

1讨论

所有讨论

chilly
低代码工具还有百宝云也挺好用的,可以自己进行二次开发,操作简单易上手,还能私有云部署,独立ip,域名和服务器
1# 2020-10-21 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