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银美林首席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在2018年3月底曾发出的警告说,货币政策从量化宽松转向量化紧缩、全球贸易战和美国政府监管趋严,这三大利空将催生自上世纪末互联网泡沫之后的第二轮科技泡沫崩裂。
而2018年下半年开始的股市震荡,尤其是众多明星科技股的暴跌似乎让人们嗅到了这一预言将要成为现实的危险气味。
尽管股市不稳,但2018年上市的互联网企业数量却创造历史最高纪录。为什么大家纷纷选择在这个节点进入公开市场?是为了避开下次泡沫破裂的巨大冲击吗?我们不得而知。
不过,作为上一轮互联网泡沫破裂的见证者,英国《金融时报》的分析师的Rana Foroohar认为另一个科技泡沫的破裂可能即将发生,其观点与Michael Hartnett不谋而合。下面,我们一同来看依稀她的分析:
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2019年1月中下旬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许多脱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许多参与者表现出对科技股的乐观态度,这与市场今年对科技股的预期形成了鲜明对比。
即将到来的大量IPO尤其显得不稳定。优步首席执行官达拉·科斯罗沙希(Dara Khosrowshahi)在达沃斯各地为该公司即将进行的首次公开发行(IPO)做宣传。但其谈话中似乎透漏出一丝绝望的气息。Uber,连同Lyft及许多其他未上市的巨头科技公司如Slack和Airbnb,可能会试图尽早上市。这不仅是因为担心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和市场动荡,还因为他们在私营基金的扶持下变得太臃肿了。而且,目前尚不清楚市场是否能够维持他们的估值。(例如,Uber的估值为1000亿美元。)
这种情况与世纪之交的互联网繁荣与萧条既相似又不同。那时,我在伦敦的风险投资公司工作。路易威登集团(LVMH)支持的在线零售商boo.com(欧洲的宠物网站)等公司在光鲜亮丽的广告上花费了数百万美元,而潜在的创业者们在 First Tuesday 举办的社交活动上都在大肆捞钱。
当时,就像现在一样,我们处于信贷周期的晚期,人们花费太多的钱追逐着太少的价值。然后,就像现在一样,投资者指望着大量热门IPO能给明显过度膨胀的市场再浇点油。在大西洋两岸,我们都知道这是如何结束的。
不过,这并不是说当时的技术没有像现在一样创造价值。在互联网泡沫破裂期间,每一家不成功的狗粮零售商或昂贵的T恤供应商倒闭,就会有几英里长的宽带电缆铺设,这就创造了谷歌等公司如今利用的基础设施。今天,共享经济拥有前所未有的市场和便利。
这两个时代的真正区别在于资本市场本身。风险投资在2000年后暴跌,随后回升,在金融危机后再次下跌,然后在2014年后反弹至创纪录水平。新兴企业的数量激增,然而,IPO 的数量有所下降。这是由一个悖论造成的——尽管技术降低了创办公司的成本,但如今企业获得成功的成本更高。这是因为建立下一家“独角兽”初创企业的军备竞赛需要该公司市值超过10亿美元。
正如加州大学学者Martin Kenney和John Zysman在一篇即将发表的关于创业资金转移的论文《独角兽、柴郡猫和创业融资的新困境》中提出了这一观点,“初创企业都试图通过快速扩张点燃赢家通吃的动能,但迅速扩张的特点是几乎总是处于亏损过程中,通常没有明显的盈利能力。”
在过去五年左右的时间里,风投支持的独角兽公司的数量大幅增长。优步、Lyft、Spotify和Dropbox等公司可能会出现巨额亏损,但估值仍在继续增长。事实上,这只是新商业动态的一部分。
如今,技术的低准入门槛导致许多竞争对手竞相花费尽可能多的钱来抢占市场份额。不仅是从这个非生产性周期中涌现出来的私营企业变得臃肿,风险基金本身也变得臃肿。数十亿美元的风险基金,曾经闻所未闻,但现在已经司空见惯。去年,红杉资本筹集了80亿美元的种子基金,软银筹集了1000亿美元的巨额基金。
当然,很多东西都是比出来的。比如,随着越来越多的重量级风投公司抬高初创企业的价值,其他风投公司也不得不效仿。不成功就成不了大器。其结果不仅是IPO市场出现了新的泡沫,还削弱了许多实际上不得不担心利润的上市公司。最典型的例子将是优步对出租车行业的颠覆,或Airbnb对酒店业的颠覆。
这对一些风投公司来说可能是好事,他们可以利用账面上独角兽公司膨胀的价值来筹集更多的资金,收取更多的管理费。但我看不出这对整体经济价值有什么好处。为无利可图的公司提供巨额债务融资以建立垄断,这可能会让一些企业家和投资者受益,但它扭曲了资本和劳动力市场,不利于健康的市场竞争。
只要投资者愿意接受将增长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音乐就能继续播放下去。但正如加州大学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独角兽是神话中的野兽”。今年,它们的财务状况,以及当前融资模式的可持续性,将面临一些亟需的考验。
一些新涌现的公司可能最终会变成柴郡猫(Cheshire cats,英国作家Lewis Carroll创作的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记(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中的虚构角色,形象是一只咧着嘴笑的猫,拥有能凭空出现或消失的能力,甚至在它消失以后,它的笑容还挂在半空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那些在泡沫破裂前成功退出的公司露出的笑容。
参考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4170764254974271&wfr=spider&for=pc
https://medium.com/financial-times/another-tech-bubble-could-be-about-to-burst-eecae2d653d2
作者:Rana Foroohar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