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解密:强劲阿里云的底层逻辑
3584
2020-08-24 11:04    文章来源:产业家
文章摘要:数字经济时代缩影下,阿里云变成一个难以复制的超速标本。

数字经济时代缩影下,阿里云变成一个难以复制的超速标本。它的快速增长不止表现在财报中的数字,还融合进了时代发展潮流,改变了传统企业的商业底座,以及对风口的创造。我们透过财报,尝试解密强劲阿里云的底层逻辑。

640.jpeg

没有例外,阿里又交了一份超预期的成绩单。

尽管今年疫情影响了经济恢复,但阿里基本都恢复甚至超越疫前水平。

根据财报显示,其2021财年第一季度营收1537.5亿元,同比增长34%;净利润为394.7亿元,市场预期为190.88亿元;在消费者方面,阿里的用户数依然在保持着高速增长,一个季度的时间在中国零售市场年度活跃消费者增加了1600万,同比增长10%,零售市场移动月活跃用户则增长2800万,同比增长15.8%。

此外,云业务营收123.45亿元,同比增速高达59%,今年上半年累计营收已经超过245亿元。根据IDC数据显示,阿里云是中国最大公共云服务商,且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市场份额增长,份额高达42.4%。而六天前,阿里刚刚被纳入恒生指数。

一边是资本市场对阿里的认可与消费者的信任与肯定,另一边是阿里云增长所带来的技术能力凸显。

流水的财报,加速的阿里云。过去20年人们对阿里的印象也从运营为本,转移到了技术为本,在电商之外,阿里云成为集团中坚力量之一,支撑起整个集团的计算洪峰。虽然还未盈利,但其亏损已从前年同季度的10%,收窄到现在的3%。

数字经济时代缩影下,阿里云变成一个难以复制的超速标本。它的快速增长不止表现在财报中的数字,还融合进了时代发展潮流,改变了传统企业的商业底座,以及对风口的创造。

一、掀开财报一角

财报中阿里云的表现,只是近些年其增长的冰山一角。

外界把做阿里云的那群人看作为“疯子”,这群人带着阿里云早在2015年的时候,就开始了高速增长。

2015年第二季度,阿里云实现了106%的增长速度,远超国际云计算巨头亚马逊的81%,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云服务商。当时纽约时报撰文说,中国本土市场即将爆发,未来三到四年内,中国将诞生一家或者更多足以挑战亚马逊、微软、IBM和Google的云计算巨头。

也正是在这一年,在计算界的奥运会Sort Benchmark中,阿里云打破计算100TB数据排序之前的23分钟世界记录,只用7分钟就搞定。

到今天,阿里云变成了纽约时报笔下的中国云计算巨头,不仅增长最快,并夺得多个领域桂冠。

根据Gartner发布的最新全球企业级网络市场份额报告显示,阿里云的负载均衡SLB、NAT网关等云网络产品增速最高达89.7%,远超亚马逊、Citrix等,位居全球第一。

在全球市场中,阿里云市场份额也从2018年的7.7%上升至2019年的9.1%,位列全球第三。在亚太市场上,阿里云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从2018年的26.1%上升至2019年的28.2%,接近亚马逊与微软总和。

财报解密:强劲阿里云的底层逻辑

可能消费者对阿里云最直观的感触,是在每一年它都能承受住国民狂欢节双十一中,自己带来的数字洪流。

从2009年的0.5亿元,到2016年交易额超1207亿元,支付峰值达到12万笔/秒,再到去年阿里云又一次扛住新峰值54.4万笔/秒、单日数据处理量达到970PB的疯狂流量。

但截至目前,阿里云其实已在多个行业、技术等细分领域斩获市场第一。

金融行业,阿里云覆盖60%保险企业、50%证券公司以及数百家银行客户,其中包括六大国有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全国一半以上的城商行,以及近一半的省级农信联社。不仅位居中国金融云市场第一,还是支撑金融行业创新的数字新基建。

工业云市场上,IDC报告显示,阿里云是2019年中国工业云基础市场以及平台解决方案市场第一。而Frost&Sullivan发布的《中国新零售行业研究报告》中,在中国零售行业市场,阿里云占50%的市场份额,是第二名的3倍多。

另外,阿里云是中国数字政府大数据市场唯一一家份额超过10%的云计算企业;其自研云原生数据仓库AnalyticDB以1489万性能指标刷新世界纪录,比第二名提升近30%;在自动驾驶权威数据集SemanticKITTI上,达摩院则凭借全新算法在“单帧3D点云语义分割”排行榜获得第一。

市场增长表现对应到一级市场,就是第三方对阿里云估值短时间内地不断上升。

5月份,摩根士丹利将阿里云估值上调至770亿美元,约合5400亿元,而这一估值是百度的2倍多,在中国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中排名第四。

仅两个月后,高盛又在最新评估中上调阿里云估值至930亿美金,高盛认为阿里云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保守估计FY2022营收达834亿元。

二、持续增长的背后秘密

进击背后,是大环境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数字经济。

1992年全球全球互联网每天大约只有100GB的流量;2017年,这个数字飙升至每秒45000GB;到2022年,全球互联网的数据流量预计将达到每秒150700GB。

数据流量的激增不单单只是反映了互联网使用人数的增加,还凸显出包括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化、机器人和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应用。

快速发展下,2017年,“数字经济”关键词第一次被纳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去年达沃斯论坛,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张勇与施瓦布的对话成为400多场会议中最重要、最受关注的现场之一,对话的消息在达沃斯论坛官网上预热了三天。

世界经济看中国,中国经济看消费,人们对那场对话的关注主要是在于对中国数字经济的好奇。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让人们现在不需要钱包,只需要带部手机就能出门,且购物、叫外卖、喝咖啡、买电影票等日常生活消费场景和服务统统都可以搞定。

今年上半年疫情,又催生了“云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线上办公、线上会议、线上娱乐以及线上教育等领域的爆发式增长。

就像汽车增多倒逼马路拓宽,疫情倒逼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根据数据分析公司GlobalData的最新研究,疫情期间,超过80%的企业高管表示,网络安全和云计算是帮助他们的企业度过这场危机的关键。

庞大的云业务需求又倒逼云服务提供商持续扩容。比如疫情期间钉钉为了应对在线办公与线上教育的双重流量高峰,3月份连续在阿里云扩容10万多台云服务器。

除了疫情带来的加速,国家从顶层架构方面提出的新基建战略,也起到了助推作用。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我国“新基建”范围,云计算不可或缺,当天资本市场中,众多“云计算概念股”企业股价直接应声上涨。

新基建中所提出的“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云计算的发展奠定了基调,以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为导向,以数字化、智能化作支撑,而云计算正是数字化的核心。

根据Gartner预测,今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2253亿美元,预计2023年达到359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

此前传统企业“上云”比例低,而新基建的提出则让“上云”变成了刚需,疫情又让传统企业“上云”加速,随着新基建的进一步推进,云计算行业又将进入一个跃升阶段。

三、造风者和它的“武器”

外部环境之外,阿里云快速增长背后,也有其强大的竞争优势。

从最初到现在,阿里云一直是造风者。

百度、腾讯、阿里三者中,阿里最早布局云计算,2010年那场著名的中国IT领袖峰会上,别人认为云计算是新瓶装旧酒或者概念太超前,但是阿里云出现了并开始技术长征,一路坎坷建成飞天系统。这是中国人独立自研的云计算操作系统,201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而过去十年,中国互联网在To C的黄金时代掘利,去年企业服务变成关键词,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说:“现在中国互联网到了下半场,开始进入企业服务的红利了。”

阿里云诞生于阿里经济体,在“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使命下天生具有To B的基因。

从第一个客户阿里小贷,为广大中小企业主提供不超过100万人名币贷款的企业业务,到为大型企业和政府客户提供云计算服务,比如云上贵州、12306等等,阿里云To B服务能力随着实践不断在变大、变强。

以浙江省为例,如今群众去政府部门办事“最多跑一次”,就是基于阿里云的云中台战略和ET大脑,打通各个省厅部门、地市政府之间的数据孤岛,形成数据中台,提高服务效率。

两个月前,中国联通也选择与阿里云合作,重构核心IT架构,成为全球首个IT大规模云化重构的运营商;而上个月,恒安集团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阿里云的数字技术,并整合阿里巴巴集团在新零售、营销,支付、供应链等方面的优势,打造数据中台,开辟快消品行业在数字时代的营销新链路。

过去10年发展中持续经过实战验证,让阿里云积累了大量经验。与此同时,阿里云的技术与数据中心高度成熟。

在Gartner云安全测评中,阿里云整体安全能力获得全球第二,11项安全能力被评估为最高水平,其所发布的第三代神龙云服务器,各项性能也位列全球顶级水平,性能比上一代提升160%。除此之外,阿里云新增位于南通、杭州和乌兰察布的三座超级数据中心,陆续开服,将新增超百万台服务器。

截至目前,阿里云在全球22个地域部署了上百个云数据中心,其中规划建设了5座超级数据中心。

而阿里云还在持续投入,疫情期间谷歌、美团等都相继关闭或者缩减云计算业务投入,阿里云却在4月份宣布,计划3年内再投入2000亿,全面进击新基建,用于云操作系统、服务器、芯片、网络等核心技术研发与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

商业化能力、技术能力、数据管理能力的突出、稳定与持续投入,让阿里云更适合企业数字化转型。当下40%的中国500强企业、近一半中国上市公司、80%中国科技类公司都在使用阿里云。

而对于自身再生长的下一步,阿里云在今年的云峰会上向外展示了三大方向。

首先要“做深基础”,从飞天云操作系统向下延伸定义硬件;然后是“做厚中台”,像将钉钉这样的新型操作系统与阿里云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云钉一体”;最后是“做强生态”,基于云和新型操作系统,构建一个繁荣的应用服务生态。

其中,云钉一体模式是阿里云正在探索下一步方向的重要战略。

对外,构建IaaS层之上的云生态已经是整个云计算市场的大趋势。微软打出了Azure+Office365战略Office的企业客户优势引入云计算服务,谷歌云也将云与办公软件相结合。

对内,阿里云的“云钉一体”战略相比于前两者,还要更进一步。不仅是云与办公软件的结合,还是一种云+新型操作系统的新模式,钉钉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的比喻里,阿里云与钉钉就像传统信息时代PC和Windows的组合一样,企业既需要云这样的新型计算架构,也需要钉钉这样的新型操作系统。

前者提供水电煤一样的算力基础设施,后者如同新时代的Windows,让企业可以快速开发管理组织和业务的所有应用,大幅度降低云的使用门槛。

今年疫情期间阿里云先后多次为钉钉紧急扩容,确保钉钉的流量承载能力,就是“云钉一体”新模式的初实践。根据官方数据显示,钉钉用户数已突破3亿,企业组织数突破1500万家,包括立白、东方希望、太平洋保险、广东农信等在内的企业基于“云钉一体”的基础设施,已开发了数十万种企业应用。

截至目前,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在内,国外投行对阿里云的估值模型附注中均表示,是按照IaaS和数据中心业务同类估值。如果考虑到钉钉的快速增长、以及阿里云当下重点发展的“云钉一体”战略,国际投行或许都低估了阿里云在向上和向下延伸的价值。

比起跟风者,阿里云更喜欢也更擅长做数字经济时代的造风者,“云钉一体”就是阿里未来十年手里的武器,每个企业都会用的云,才是阿里云。

高盛新估的930亿美金,似乎给低了。

撰文|三方

出品|产业家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