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正式面世,丁磊称要“解放全国千千万万的程序员”
3921
2016-09-18 11:13
文章摘要:作为今年互联网行业最热门的领域之一,云计算一直消息不断,继BAT召开一系列会议、亚马逊AWS中国区云服务开启商用之后,9月20日,又一家国内互联网巨头——网易公司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发布会,首度推出“网易云”,并将其云计算战略定位于“场景化云服务”,致力通过技术方案+知识体系输出,解决“互联网+”时代企业的
作为今年互联网行业最热门的领域之一,云计算一直消息不断,继BAT召开一系列会议、亚马逊AWS中国区云服务开启商用之后,9月20日,又一家国内互联网巨头——网易公司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发布会,首度推出“网易云”,并将其云计算战略定位于“场景化云服务”,致力通过技术方案+知识体系输出,解决“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研发、运营等实际需求,与以往偏向于存储计算的云计算厂商展开差异化竞争。
起步并不算早的网易云如何才能“后发制人”?网易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汪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网易是最老牌的互联网公司之一,我们希望通过打包自身十多年的技术体系,将其以云服务的方式提供给企业,并通过知识体系的培训输出,帮助企业解决具体业务的研发、运营问题,提升程序员的业务能力和效率。”
网易CEO丁磊甚至在网易云的宣传片中表示要“解放全国千千万万的程序员”,他宣布先行投入数十亿人民币,使网易保持在云计算领域的持续发力。
“老程序员”丁磊曾思考“如何解放全国程序员”
随着“互联网+”的逐步深入,作为互联网行业“水电煤”的基础服务——云计算的需求不断得到拓宽。根据IDC预测显示,2015-2018年,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平均每年将增长26%,而中国将以接近4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云计算已经成为互联网领域增长最快速的一支力量,并被寄予“新一轮技术革命引领者”的厚望。
对此,汪源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自十余年前互联网和零售行业融合产生电子商务以来,互联网跟其他行业深度融合的“互联网+”业态就在不断呈现,以至于到今天无处不在。“即便如此,企业或者创业者要做好互联网+,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主要面对两大难题:一个是团队,一个是技术。”
汪源表示,发展互联网+业务,企业需要招聘技术全面的CTO、专属领域的资深工程师,外加大量码农,他还在演讲时即兴问现场有几位CTO。“互联网其实是新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员招聘上的CTO、资深的工程师或是架构师、大量码农;技术上需要应对的速度、规模、体验挑战,是摆在互联网+前面的六座大山。这在靠抢风口才能立足的互联网领域,往往令企业焦虑万分。”
他认为,云服务解决方案和知识体系培训都是对程序员的一种赋能,未来将是网易云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说市场上已有的云计算厂商摸到了大象的肚子,那么网易云则摸到了大象灵巧的鼻子”,汪源介绍,网易云所谓“场景化云服务”,即打破了过去云计算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的传统划分方式,从基础服务、产品研发、业务运营三个层面出发,解决具体场景下的业务需求。比如研发层面里的前端、移动端、后端、系统运维、QA等,运营层面的客服、市场、用户运营、大数据分析等。
推出“秋实计划”,开启“知识共享”的云时代
在这次发布会上,网易正式上线了网易蜂巢、易盾、视频云三款云服务产品,同时联合天翼极速、微链、众创联盟、iTech Club、小村资本、桔子空间、又拍云等共同启动了秋实计划,致力于从两个层面帮助企业实现“互联网+”:
第一层是合作伙伴+,网易云将联合来自创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服务的合作伙伴,通过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进行研发、运营和组织架构上的提升与创新。
第二层是产业生态+,网易云将通过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建云计算、大数据、内容安全、质量测试、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产业联盟,为创业群体、技术群体提供知识共享、技能培训、职业发展等更加多维的服务。
“知识共享”是当下云时代的趋势,也是云计算厂商的使命。围绕“解放程序员”的目标,网易云市场总监张波在发布会上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软件正在统治这个世界,而程序员的地位却没有明显提升?“网易云希望通过自身与合作伙伴的努力,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帮助企业的技术人员在专业和职业领域挖掘得更深,从而自下而上推动企业创新”,他表示,“技术知识教育的精髓意味着,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技术灵魂激活另一个技术灵魂”。
附:网易云的四个发展阶段
1997年至2006年:网易推出中国最大的中文邮箱,分布式存储、网络、安全等技术的开发和积淀走在全国前列;
2006年至2011年,网易杭州研究院成立,构建了完整的互联网技术体系,实现了技术支撑的公有化,开始为网易互联网产品提供公共基础技术平台,承担网易互联网产品的运维保障;
2012年到2015年,网易研发了私有云,实现集团互联网产品研发、业务运营和组织管理的全面云化,比如网易考拉海购、网易云音乐、网易云课堂等以及不少游戏产品。
2015年至今,网易进入公有云市场,并不断扩大网易公有云产品线和业务,推出即时通讯云服务“网易云信”、云客服产品“网易七鱼”、容器云平台“网易蜂巢”、网易视频云、反垃圾云服务“易盾”等等,通过场景化云服务凝结网易的技术经验。
起步并不算早的网易云如何才能“后发制人”?网易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汪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网易是最老牌的互联网公司之一,我们希望通过打包自身十多年的技术体系,将其以云服务的方式提供给企业,并通过知识体系的培训输出,帮助企业解决具体业务的研发、运营问题,提升程序员的业务能力和效率。”
网易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汪源
网易CEO丁磊甚至在网易云的宣传片中表示要“解放全国千千万万的程序员”,他宣布先行投入数十亿人民币,使网易保持在云计算领域的持续发力。
“老程序员”丁磊曾思考“如何解放全国程序员”
随着“互联网+”的逐步深入,作为互联网行业“水电煤”的基础服务——云计算的需求不断得到拓宽。根据IDC预测显示,2015-2018年,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平均每年将增长26%,而中国将以接近4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云计算已经成为互联网领域增长最快速的一支力量,并被寄予“新一轮技术革命引领者”的厚望。
对此,汪源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自十余年前互联网和零售行业融合产生电子商务以来,互联网跟其他行业深度融合的“互联网+”业态就在不断呈现,以至于到今天无处不在。“即便如此,企业或者创业者要做好互联网+,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主要面对两大难题:一个是团队,一个是技术。”
汪源表示,发展互联网+业务,企业需要招聘技术全面的CTO、专属领域的资深工程师,外加大量码农,他还在演讲时即兴问现场有几位CTO。“互联网其实是新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员招聘上的CTO、资深的工程师或是架构师、大量码农;技术上需要应对的速度、规模、体验挑战,是摆在互联网+前面的六座大山。这在靠抢风口才能立足的互联网领域,往往令企业焦虑万分。”
他认为,云服务解决方案和知识体系培训都是对程序员的一种赋能,未来将是网易云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说市场上已有的云计算厂商摸到了大象的肚子,那么网易云则摸到了大象灵巧的鼻子”,汪源介绍,网易云所谓“场景化云服务”,即打破了过去云计算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的传统划分方式,从基础服务、产品研发、业务运营三个层面出发,解决具体场景下的业务需求。比如研发层面里的前端、移动端、后端、系统运维、QA等,运营层面的客服、市场、用户运营、大数据分析等。
推出“秋实计划”,开启“知识共享”的云时代
在这次发布会上,网易正式上线了网易蜂巢、易盾、视频云三款云服务产品,同时联合天翼极速、微链、众创联盟、iTech Club、小村资本、桔子空间、又拍云等共同启动了秋实计划,致力于从两个层面帮助企业实现“互联网+”:
第一层是合作伙伴+,网易云将联合来自创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服务的合作伙伴,通过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进行研发、运营和组织架构上的提升与创新。
第二层是产业生态+,网易云将通过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建云计算、大数据、内容安全、质量测试、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产业联盟,为创业群体、技术群体提供知识共享、技能培训、职业发展等更加多维的服务。
“知识共享”是当下云时代的趋势,也是云计算厂商的使命。围绕“解放程序员”的目标,网易云市场总监张波在发布会上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软件正在统治这个世界,而程序员的地位却没有明显提升?“网易云希望通过自身与合作伙伴的努力,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帮助企业的技术人员在专业和职业领域挖掘得更深,从而自下而上推动企业创新”,他表示,“技术知识教育的精髓意味着,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技术灵魂激活另一个技术灵魂”。
附:网易云的四个发展阶段
1997年至2006年:网易推出中国最大的中文邮箱,分布式存储、网络、安全等技术的开发和积淀走在全国前列;
2006年至2011年,网易杭州研究院成立,构建了完整的互联网技术体系,实现了技术支撑的公有化,开始为网易互联网产品提供公共基础技术平台,承担网易互联网产品的运维保障;
2012年到2015年,网易研发了私有云,实现集团互联网产品研发、业务运营和组织管理的全面云化,比如网易考拉海购、网易云音乐、网易云课堂等以及不少游戏产品。
2015年至今,网易进入公有云市场,并不断扩大网易公有云产品线和业务,推出即时通讯云服务“网易云信”、云客服产品“网易七鱼”、容器云平台“网易蜂巢”、网易视频云、反垃圾云服务“易盾”等等,通过场景化云服务凝结网易的技术经验。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