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优先到人工智能 微软的反击战火力全开
6054
2016-11-01 11:38
文章摘要:作者:T客汇 窦悦怡
核心提示:微软从互联网到硬件优先,再到移动优先转型一直是失败的。但是,从目前看来,云优先到人工智能方面的战略至少是成功的。
过去的几十年间,微软一直是世界IT巨头,当之无愧的老大,然而,随着时代的迁移,微软的路开始走的艰难了,即使拥有雄厚的财力,但是在创新上还是失败,外界也一直
作者:T客汇 窦悦怡
核心提示:微软从互联网到硬件优先,再到移动优先转型一直是失败的。但是,从目前看来,云优先到人工智能方面的战略至少是成功的。
过去的几十年间,微软一直是世界IT巨头,当之无愧的老大,然而,随着时代的迁移,微软的路开始走的艰难了,即使拥有雄厚的财力,但是在创新上还是失败,外界也一直质疑微软创新能力弱。微软错过了搜索、智能手机、电子书、平板电脑和社交网络这些大生意,看着谷歌、Facebook崛起,看着苹果、亚马逊重生。微软坐不住了,开始谋求转型。

只不过微软的转型并不靠谱,20几年的转型一直走在弯路上,从硬件优先战略,到移动优先战略,都是失败的,直到2014年2月4日,微软董事会宣布纳德拉取代鲍尔默担任CEO和董事会董事,宣布鲍尔默时代的结束,带领错过了搜索、移动等机会的微软走出“新路”,是纳德拉被赋予的使命。
那么,问题来了,20几年,微软走错了多少路呢?又如何通过从云优先到人工智能,打响了反击保卫战呢?
鲍尔默时代:从互联网转型到硬件优先的崎岖弯路
就像惠普、IBM、戴尔这些老牌的IT巨头一样,微软试图通过转型谋求新的发展机遇,使其重新站在国际IT巨头的闪耀舞台上。然而,事以愿违,微软好像根本不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一直在错误的泥藻中深陷。
(一)互联网转型惨被谷歌“蹂躏”
上个世纪90年代,微软想从软件公司向服务公司转变,在1995年成立MSN,同时收购了一系列互联网公司。2000年提出Net战略,又推出Passport认证服务,目的是,把互联网和软件相结合,向服务公司转型。
然而,随着911事件的爆发,互联网泡沫破灭,同时美国司法部对微软的反垄断审查差点使微软被分拆,微软为求自保只能把亏损的MSN砍掉,目标转向互联网搜索。但是微软好像错误的理解搜索和互联网之间的关系,把他们给割裂开来,直到谷歌AdWords关键词竞价开启了网络广告的金矿,微软才恍然大悟,开始打造新搜索引擎模式。
但是,此事微软已经错过最佳时期,谷歌开始挖人大战,挖走了微软的顶尖人才,同时推出各种创新产品,领跑互联网领域,于是乎微软惨遭谷歌“蹂躏”
(二)从硬件优先战略,到移动优先战略,都是失败的
2015年微软CEO纳德拉在采访中说道承认微软曾犯过两次大错。第一个次失误就是,过于专注PC而错过了向移动业务转型的良机。
纳德拉说:“我们过去曾犯下的一个大错误就是认为PC将永远是一切的中心。”
1994年作为盖茨的挚友鲍尔默在盖茨的婚礼上说要把微软带到一个更远的地方。于是几年后,鲍尔默作为微软的CEO宣布微软走向硬件优先的战略,进军PC端市场。起初几年,靠着Office和Windows获得不少现金流,然而,随着平板和智能手机的兴起,以及苹果在创新上夺人眼球,在pc市场占有有利高地,微软很快被老对手苹果超越。因此,微软PC端市场的失利,再次验证微软转型失败。
然而,微软在硬件上好像还是不死心,于是推出了Surface Book产品,微软希望在巩固PC市场优势的同时,同时抢占平板市场。
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来自IDC的数据显示,微软上季度仅售出了30万台Surface平板;而苹果iPad系列平板电脑的季度销量则能达到1775万部;至于Windows 8在平板电脑的占有率,则基本上可以忽略掉。
在平板争夺战失利后,微软开始转变方向,开始进军移动端,向智能手机发起进攻。这就是纳德拉所说第二个错误,全心关注智能手机令微软再次犯下同样的错误。
2014年,纳德拉出任微软CEO,提出了“移动优先云优先”的战略。然而,面对苹果iPhone和谷歌Android手机的双重夹击,加上智能手机市场的衰败,微软的移动业务走的步履艰难。美国一位专栏作家曾经表示,据他了解,微软内部已经承认了“移动优先”战略的失败,微软在有关手机业务上,需要调整战略,但新战略内容仍不明确。
直到纳德拉提出云优先战略,微软的转型才出现转机。
纳德拉时代的来临:从云优先到人工智能,反击战火力全开
2015年微软CEO纳德拉向公司所有员工发送了公开电子邮件,纳德拉在邮件中重申了微软的“移动优先,云优先”战略,以及Windows 10的重要性。纳德拉在电子邮件中称:“我们的宗旨是武装地球上的每个人和每个组织,使得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功。这个使命是雄心勃勃的,也是我们消费者所关注的核心。在协调个人和企业的需求上,我们有着独特的能力,这就是我们的DNA。””

2016年10月21日,微软发布了2017财年第一财季财报。报告显示,微软第一财季营收为204.5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03.79亿美元相比基本持平;净利润为49.9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9.02亿美元下滑4%。微软第一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和营收均超出华尔街分析师预期,推动其盘后股价大幅上涨逾5%。
其中,此次财报中,微软“智能云(Intelligent Cloud)销售额同比增长8%,至63.8亿美元,占到了微软总营收的28.6%。
纳德拉开启云优先的战略,从目前看来云优先的战略至少是成功的。至少从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中显示,云业务增长明显,成为此季度财报最大亮点。
那么,微软的云业务到底是指的什么呢?
(一)云优先战略布局
目前,微软在全球范围内推出智能云业务,智能云业务主要智能云解决方案和智能云服务平台。
微软的智能云业务,包括Office 365、Windows Azure等。
在解决方案方面,解决方案包括Office 365、Microsoft Dynamics、PowerBI是业界部署最广泛的SaaS解决方案,帮助企业用户在移动设备商部署和管理SaaS解决方案。
在智能云服务方面,微软智能云Azure是一个结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应用平台的企业级云计算平台。帮助开发者、企业级用户、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支持。
还通过 IaaS + PaaS 帮助企业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工作效率并节省运营成本。运行管理套件(OMS)则可以同时对运行于用户本地数据中心和Azure公有云上的工作负载进行高效、智能化的管理。
(二)云优先向人工智能倾斜
微软不甘心只单独做云业务,还加大投入在人工智能方面。微软在2016年9月召开的Ignite技术大会上,微软CEO纳德拉指出「将 AI 覆盖到所有领域,是因为微软想要实现「AI 技术民主化」,从而解决全球最紧迫的挑战。」因此,微软未来会在所有的产品都部署人工智能技术。

2016年11月1日微软将推出人工智能版 Dynamics365,为销售人员提供云端商务应用解决方案。该款产品将 ERP 与 CRM 进行整合,打造成为一个单一的云端解决方案。Dynamics365 一方面帮助销售人员洞察客户需求,还能与任何一个带有开放 API 接口的外部 CRM 工具进行兼容。
另一方面,为销售人员即时提供客户关系信息。该服务基于人工智能助手小娜的平台进行提供。这个智能助手于去年在全球推出,通过情感分析检测交易结束的可能性,并判断下一步最佳实践方案。
从目前国际云计算市场的情况下,亚马逊、微软、谷歌三分天下。另外通过人工智能的应用,提升了自己的竞争力,微软的反击战已经打响了,未来的路如何走,就拭目以待了。
核心提示:微软从互联网到硬件优先,再到移动优先转型一直是失败的。但是,从目前看来,云优先到人工智能方面的战略至少是成功的。
过去的几十年间,微软一直是世界IT巨头,当之无愧的老大,然而,随着时代的迁移,微软的路开始走的艰难了,即使拥有雄厚的财力,但是在创新上还是失败,外界也一直质疑微软创新能力弱。微软错过了搜索、智能手机、电子书、平板电脑和社交网络这些大生意,看着谷歌、Facebook崛起,看着苹果、亚马逊重生。微软坐不住了,开始谋求转型。

只不过微软的转型并不靠谱,20几年的转型一直走在弯路上,从硬件优先战略,到移动优先战略,都是失败的,直到2014年2月4日,微软董事会宣布纳德拉取代鲍尔默担任CEO和董事会董事,宣布鲍尔默时代的结束,带领错过了搜索、移动等机会的微软走出“新路”,是纳德拉被赋予的使命。
那么,问题来了,20几年,微软走错了多少路呢?又如何通过从云优先到人工智能,打响了反击保卫战呢?
鲍尔默时代:从互联网转型到硬件优先的崎岖弯路
就像惠普、IBM、戴尔这些老牌的IT巨头一样,微软试图通过转型谋求新的发展机遇,使其重新站在国际IT巨头的闪耀舞台上。然而,事以愿违,微软好像根本不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一直在错误的泥藻中深陷。
(一)互联网转型惨被谷歌“蹂躏”
上个世纪90年代,微软想从软件公司向服务公司转变,在1995年成立MSN,同时收购了一系列互联网公司。2000年提出Net战略,又推出Passport认证服务,目的是,把互联网和软件相结合,向服务公司转型。
然而,随着911事件的爆发,互联网泡沫破灭,同时美国司法部对微软的反垄断审查差点使微软被分拆,微软为求自保只能把亏损的MSN砍掉,目标转向互联网搜索。但是微软好像错误的理解搜索和互联网之间的关系,把他们给割裂开来,直到谷歌AdWords关键词竞价开启了网络广告的金矿,微软才恍然大悟,开始打造新搜索引擎模式。
但是,此事微软已经错过最佳时期,谷歌开始挖人大战,挖走了微软的顶尖人才,同时推出各种创新产品,领跑互联网领域,于是乎微软惨遭谷歌“蹂躏”
(二)从硬件优先战略,到移动优先战略,都是失败的
2015年微软CEO纳德拉在采访中说道承认微软曾犯过两次大错。第一个次失误就是,过于专注PC而错过了向移动业务转型的良机。
纳德拉说:“我们过去曾犯下的一个大错误就是认为PC将永远是一切的中心。”
1994年作为盖茨的挚友鲍尔默在盖茨的婚礼上说要把微软带到一个更远的地方。于是几年后,鲍尔默作为微软的CEO宣布微软走向硬件优先的战略,进军PC端市场。起初几年,靠着Office和Windows获得不少现金流,然而,随着平板和智能手机的兴起,以及苹果在创新上夺人眼球,在pc市场占有有利高地,微软很快被老对手苹果超越。因此,微软PC端市场的失利,再次验证微软转型失败。
然而,微软在硬件上好像还是不死心,于是推出了Surface Book产品,微软希望在巩固PC市场优势的同时,同时抢占平板市场。
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来自IDC的数据显示,微软上季度仅售出了30万台Surface平板;而苹果iPad系列平板电脑的季度销量则能达到1775万部;至于Windows 8在平板电脑的占有率,则基本上可以忽略掉。
在平板争夺战失利后,微软开始转变方向,开始进军移动端,向智能手机发起进攻。这就是纳德拉所说第二个错误,全心关注智能手机令微软再次犯下同样的错误。
2014年,纳德拉出任微软CEO,提出了“移动优先云优先”的战略。然而,面对苹果iPhone和谷歌Android手机的双重夹击,加上智能手机市场的衰败,微软的移动业务走的步履艰难。美国一位专栏作家曾经表示,据他了解,微软内部已经承认了“移动优先”战略的失败,微软在有关手机业务上,需要调整战略,但新战略内容仍不明确。
直到纳德拉提出云优先战略,微软的转型才出现转机。
纳德拉时代的来临:从云优先到人工智能,反击战火力全开
2015年微软CEO纳德拉向公司所有员工发送了公开电子邮件,纳德拉在邮件中重申了微软的“移动优先,云优先”战略,以及Windows 10的重要性。纳德拉在电子邮件中称:“我们的宗旨是武装地球上的每个人和每个组织,使得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功。这个使命是雄心勃勃的,也是我们消费者所关注的核心。在协调个人和企业的需求上,我们有着独特的能力,这就是我们的DNA。””

2016年10月21日,微软发布了2017财年第一财季财报。报告显示,微软第一财季营收为204.5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03.79亿美元相比基本持平;净利润为49.9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9.02亿美元下滑4%。微软第一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和营收均超出华尔街分析师预期,推动其盘后股价大幅上涨逾5%。
其中,此次财报中,微软“智能云(Intelligent Cloud)销售额同比增长8%,至63.8亿美元,占到了微软总营收的28.6%。
纳德拉开启云优先的战略,从目前看来云优先的战略至少是成功的。至少从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中显示,云业务增长明显,成为此季度财报最大亮点。
那么,微软的云业务到底是指的什么呢?
(一)云优先战略布局
目前,微软在全球范围内推出智能云业务,智能云业务主要智能云解决方案和智能云服务平台。
微软的智能云业务,包括Office 365、Windows Azure等。
在解决方案方面,解决方案包括Office 365、Microsoft Dynamics、PowerBI是业界部署最广泛的SaaS解决方案,帮助企业用户在移动设备商部署和管理SaaS解决方案。
在智能云服务方面,微软智能云Azure是一个结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应用平台的企业级云计算平台。帮助开发者、企业级用户、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支持。
还通过 IaaS + PaaS 帮助企业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工作效率并节省运营成本。运行管理套件(OMS)则可以同时对运行于用户本地数据中心和Azure公有云上的工作负载进行高效、智能化的管理。
(二)云优先向人工智能倾斜
微软不甘心只单独做云业务,还加大投入在人工智能方面。微软在2016年9月召开的Ignite技术大会上,微软CEO纳德拉指出「将 AI 覆盖到所有领域,是因为微软想要实现「AI 技术民主化」,从而解决全球最紧迫的挑战。」因此,微软未来会在所有的产品都部署人工智能技术。

2016年11月1日微软将推出人工智能版 Dynamics365,为销售人员提供云端商务应用解决方案。该款产品将 ERP 与 CRM 进行整合,打造成为一个单一的云端解决方案。Dynamics365 一方面帮助销售人员洞察客户需求,还能与任何一个带有开放 API 接口的外部 CRM 工具进行兼容。
另一方面,为销售人员即时提供客户关系信息。该服务基于人工智能助手小娜的平台进行提供。这个智能助手于去年在全球推出,通过情感分析检测交易结束的可能性,并判断下一步最佳实践方案。
从目前国际云计算市场的情况下,亚马逊、微软、谷歌三分天下。另外通过人工智能的应用,提升了自己的竞争力,微软的反击战已经打响了,未来的路如何走,就拭目以待了。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