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SaaS巨头入侵,狼来了?
8221
2018-05-24 13:20    文章来源:吴昊 SaaS白夜行
文章摘要:产品云化的趋势下,SAP、Salesforce这些国际巨头在中国市场与本土SaaS公司未来的竞合关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国内SaaS公司要如何应对可能面临的挑战呢?

SAP近年来在云计算上的进展迅速,部分云产品在中国的销售额以每个季度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预计两年内将会超过其传统产品的销售额。产品云化的趋势下,SAP、Salesforce这些国际巨头在中国市场与本土SaaS公司未来的竞合关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国内SaaS公司要如何应对可能面临的挑战呢?

纷享销客合伙人吴昊为您带来他的最新解读。

昨天拜访SAP一个认识十年的老朋友,详细了解了SAP这几年在云计算上的进展。大体来说,SAP的主力产品已经在底层上做了云化改造,甚至自己做了一个叫HANA的数据库,同时支持OLTP(在线数据处理,例如创建订单)和OTAP(在线分析,例如对海量订单进行统计分析)。我2004年考过OCP(Oracle数据库认证专家),做过Oracle、SQL Server 的DBA,从我的专业角度看重新做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就非常非常难,而HANA这种能力还是令人惊奇的。

SAP底层云化的工作量非常巨大,几年下来基础部分已经完成。据说目前一些云产品(包括电商CRM、C4C-Cloud for Customer)在大中国地区的销售额以每个季度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2年内,SAP的云产品销售额将会超过传统产品。

blob.png

那么SAP在中国市场与本土SaaS公司会有什么样的竞合关系呢?我的预判是,大格局并不会发生变化。

正如Salesforce与阿里云合作,我判断对纷享销客、销售易的CRM销售影响几乎为零,对CloudCC(目前主做私有部署和定制开发,项目数量少但客单价高)可能稍有影响。据说Salesforce在中国一年有7亿人民币的销售额,远超过本土CRM公司的销售额,但这大部分都产生在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分支。

具体表象有2点:其一,纷享销客在市场上,很少在竞标过程中遇到Salesforce。其二,偶然遇到在外企用Salesforce的中国人,几乎90%都说用地不爽、但总部要求必须用所以不得不用。究其原因,产品是按美国的销售业务流程以及西方人的习惯做的。可以想象,和yahoo打不过新浪、ebay打不过淘宝一样,没有本土研发中心,想在比toC更有本地特色的toB领域取胜,只能是缘木求鱼。

这事儿我还真有亲身经历。在纷享销客创业这6年之前,我在一家法资公司工作过6年。期间负责一个ORACLE海外成熟产品CC&B(Customer Care & Billing,用于公用事业的计费系统)在JV(在中国境内投资的水务公司)的实施。几年后耗资4千万人民币,虽然上线了,但真的不敢说成功。后来我回过味来了,同样是公用事业主营业务系统,西方的叫“billing” 系统,意思是计费系统,因为无论是欧洲、美国还是澳洲,公用事业部门计费模块是最复杂的。而在中国,每家水务公司用的都叫做“收费系统”,因为收钱太复杂,又是转账、又是银行托收,还有性能要求很高的“现场排长队交现金”,侧重点不同,本地化难度极大。我还算了一下,把中国本土做水务公司收费系统排名前几的公司都收购了,也用不了我花掉的钱。

所以SAP也好,Salesforce也好,我相信他们在中国市场上,仍然能够保持对头部最顶端客户的优势,但在价格上、在高端人才上、在实施成本上的限制,让这些外企难以进入100万、甚至200万人民币以下的市场。特别是在价格上,过去国际巨头的本地部署产品还能用折扣适应不同发达程度的市场,而产品云化后,价格不一致对本国客户难交待,价格的灵活性反而受到限制。而SaaS的特性已经让企业大系统采购的门槛大大降低,中国SaaS公司的成本优势和产品本地化优势会被放大。

我的核心意思是,国际巨头很难入侵中国SaaS广大市场。咱们本土SaaS公司不要着急,产品慢慢根据目标市场客户反馈迭代升级。产品才是核心竞争力,营销只是触达客户的手段,不要想用低价格把对方打垮、垄断市场后再抬价,看看滴滴就知道这在中国是不现实的了。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