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理想主义者的创新之路
5198
2018-11-14 13:51    文章来源:企业管理杂志 作者:王甲佳
文章摘要:传统ERP转型云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潜心打磨。

工业互联网逐渐成为许多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 ERP 系统作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企业普遍感觉到要补课。有人提出了「ERP 无用论」,试图一夜之间就可以让企业进入云时代,成为数字企业。那么,企业到底应该如何看待 ERP,以及 ERP 技术用什么方式来服务企业的业务与战略,笔者一直在探究这个基础性的问题。

有一家公司在最初的 ERP 大战中没有参战,埋头做技术和行业用户,在高端管理软件领域,成了少有的进口软件替代产品。同时在 ERP 技术方面坚持将系统的主导权「还给」懂业务的企业人,用心研发支持「无代码开发」的产品 Yigo(易构)。这家公司最近重新「崭露头角」,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为此,笔者采访了这位 1992 年就成为中国 ERP 领域「偏执狂」的上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沈国康先生。

记者:最近博科的 Yigo-ERP 通过了两院院士组成的专家组的鉴定,获赞具有替代国外管理软件的价值。您对此有什么感想?
  
沈国康:这次鉴定说明在高端软件领域「国产替代产品」的机遇已经来临,是中国 IT 从业者的大事。对于国际主流的 ERP 产品,许多人都以为是不可逾越的。博科最终能够把这座山越过去,这又回到我创办博科的初衷了。

IT 产业技术创新的第一波来自欧美,而中国将在第二波创新浪潮中占据不可忽视的一极,任何模仿式创新、改良式创新都不是中国 IT 企业特别是管理软件企业的出路,只有真正的颠覆式创新——反其道而行之,才有可能打破先行者的规则后来居上,成为世界级的管理软件公司。

博科之所以坚持技术创新,这源于我多年积累的两个认识:

第一个是关于什么是企业的价值。创业初期博科也可以和其他 ERP 同行一样推广软件赚钱,但是企业价值的本质,应该在于创新和创造。Yigo-ERP 在 2014 年正式进军高端应用的主战场,打破国外品牌的垄断,前后只花了两年多时间对标世界级 ERP 公司,就实现了类似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个是软件行业的根本规律,我称之为「天才规律」。再复杂的系统,再伟大的企业,实现一个产品的核心价值点都在创意,找到这些天才,小公司也一定有一番新天地。

记者:Yigo-ERP 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是什么呢?
  
沈国康:Yigo-ERP 的最大特质是实现了表单、流程和数据的 3D 结合,图形即软件,所见即所得,确保系统数据和结构的完全一致性。其实它就是一种图表化语言,任何图表的背后就是软件。

构件化平台是把业务构件都做好了再来搭建系统。博科的颗粒度比构件还要小,是「控件」。这些控件像基因组一样可以重组成各种各样的构件,使得复杂软件的生产可以像 3D 打印一样便利。

当前主流的是 2D 建模,就是表单和流程。3D 建模除了包括表单、流程两个维度之外,还有第三个重要的维度,就是数据的映射关系,这三个维度协同在一起,才可以算是 3D 建模。构建这三个方面的协同是博科的关键性突破。

博科通过控件,使用三个维度将业务关系做到多层次的关联,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场景需要组织业务关系,并可保持这些关系的前后一致性,以及数据的关联性。博科也在实践中不断接受反馈并修正完善,通过多次迭代形成了 Yigo 图表化语言。

★例如,博科在为吉利汽车整车试装工厂重构场内物流时,实现了研发数据与生产数据的一致性。通过数据采集,增容混合仿真数据基数,以更准确地校正 CAE 模型参数和分析结果的偏差;建立一车一档,确保交付与设计的一致性。

前端支撑零部件技术状态可标识、物料透明化配送、物料实时信息可对比,强劲的后端就是 Yigo-ERP 的系统定义能力,确保设计数据、机器数据、作业数据、行为数据的一致性,这是 ERP 的核心价值所在。

许多 ERP 系统的老化都是一致性支撑方面不力引起的。Yigo 底层实现了业务逻辑和运行环境技术体系的分离,所以博科分布式版本也就很容易做出来了。这就是我们的信心所在,也是国产软件在替代进口软件方面引以为自豪的地方。
  
记者:大部分 ERP 公司为客户提供的可持续服务是通过二次开发工具实现的,也有一些公司提供开发平台给独立软件开发商或最终客户使用。博科的方式与这两种都不同,到底有什么区别?
  
沈国康:我认为,核心功能通过二次开发本身就是不合理的。结构性的调整相当于把房子的钢筋撬开,二次开发不仅是门窗移位,还要动房子的承重墙,甚至是房梁。二次开发应该是解决应用需求的,而不是解决核心的管控需求。

企业系统上线后,一定会从业务应用的二次开发逐步推进到核心业务逻辑的二次开发,许多 ERP 项目的问题是从这里开始的。因为 ERP 的业务逻辑、流程都特别长,所以构建它的核心功能是件很复杂的事情。在许多财务业务一体化实践中,就很容易看出其中的功力差距。

★例如,在德力西的财务业务一体化实践中的应付款环节,总部要求付款前必须先收到发票,接收发票时必须要有对应的入库单,保证每笔发票都收到了实物。关于应收款管理,系统严格按合同号、发货进行统计,既包含了与客户有关的货款、代垫款、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又包含了与代理商有关的代理费用、佣金、代垫货款、其他代垫款等,方便与客户和代理商的结算和对账。

当系统一致性的逻辑确定后,业务二次开发就会变得非常便利,根据实际业务变化进行调整,全系统同步,真正意义上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

记者:技术和市场哪个更重要,一直是一个两难的问题。您为什么一直坚持走技术路线?国内其他 ERP 公司抓热点需求,在市场上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影响力。相比之下,您后悔吗?
  
沈国康:对于这个问题,我也非常感慨的。创业初期 ERP 行业处于初级阶段,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这时候往往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市场路线,二是技术路线。如果博科做市场推广,以当时的产品能力只能拼价格。再三权衡,我们最终决定进行差异化竞争,走技术路线。

当时的大部分 ERP 企业都走了市场路线,而我们转做物流供应链。进军物流行业并不是权宜之计,事后看,更像是精心设计好的。其实,恰恰是供应链管理系统在大型企业的物流供应链业务中的多年实践,才帮助博科锻造了 ERP 基本功,对 Yigo-ERP 的持续迭代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积累。

2015 年,当年那些一起创业的 ERP 公司有的要转型互联网,有的甚至改了公司名字,博科却重新回归 ERP 市场,杀了一个「回马枪」,正式推出 Yigo-ERP。大家一拥而上时,我们让开两厢,大家考虑转行时,我们迎难而上。

记者:当前,国内掀起了工业互联网的热潮,许多企业突然发现自己的"底盘"不够扎实,您怎么看?对于博科而言,有哪些机遇与挑战?
  
沈国康: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其发展还需要很多协同,除了内部部门、岗位之间的高效协同,还包括外部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高效协同。博科最擅长的就是呈现业务逻辑,帮助企业通过业务逻辑来执行它们的意志,基于业务逻辑展开的系统,最终体现在应用上一般就是操作简单,方便用户。
 
Yigo-ERP 的优势就是它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业务逻辑的承载:
 
一是开发的便捷性。有 Java 基础的人员经过一两周的培训就可以上手,因为它跟其他语言最大的区别是图表化,而不是一行行代码。文档都是自动产生的,所以它是一种崭新的软件生产方式。

二是 ERP 要素的全面性。整个 ERP 系统的数据文件有 4700 多个,界面有 8000 多个,字段项有 12 万个。把企业所有东西都抽象在里面,必须依靠自动化工具,Yigo-ERP 其实就是这样的工具。业务流、数据流、工作流一体化,这才符合企业真正的业务场景需要。

新一代 ERP 到底需要具备什么特征?数字化转型必定带来对 ERP 的改造,甚至是重新选型。从产品层面、技术层面来看,这就是博科的机遇,当然也是国内 ERP 同行的机遇。  

记者:博科如何解决特殊行业的个性化问题?
  
沈国康:博科擅长做采购物流和分销物流供应链,通过 Yigo-ERP 可以帮助客户打通供应链以及外围消费者,与他们进行密切的连接,同时客户也可以自主开发。 

举一个例子,关于食品行业的配方管理。配方是食品行业非常重要和机密的技术资料,食品企业会根据不同的时令和客户的建议改变配方,所以,一个配方会有很多版本,不同版本在不同时期均可使用。

元盛食品的信息化团队基于 Yigo-ERP,自主配置了配方管理模块,杜绝了商业秘密的泄露,确保配方的安全,同时,记录多个版本的配方及配方的有效使用时间,以便在不同时期正确使用配方。类似的个性化需求,都可以通过 Yigo 进行配置来实现。

另外,晟邦物流是除了四通一达以外菜鸟网络中最大的一家物流企业,它们的核心系统就是 Yigo 来承载的,可以有效支撑平常上百万的订单流量,像「双 11」这样的电商物流高峰,系统负载也可以轻松过关。

技术后台化,已经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可以掌握先进的工具。

记者:可以看出 Yigo-ERP 一方面技术门槛很高,比肩国际领先高端管理软件,而普通人又可以上手。这是如何做到的?
  
沈国康:这和语言级的技术架构有关系,支持从模型到模型。从 3D(数据、流程和表单统一)业务模型的描述变成实体应用的模型,这实际上是一系列技术的整合,但是我们是全自动实现的。实体应用的模型,也就是最聪明的人做出来的产品可以让非专业的普通员工用不出问题来。

博科十几年来一直不发展代理,因为我们需要掌握第一手的问题,成千上万家客户会提出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不是核心问题,超出研发范畴,是与应用有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累积多了,就产生了护城河。

护城河主要的对手是天才,因为聪明人是想不到普通人是怎么用软件的。我们押宝在客户身上,希望客户多提建议,第一代 Yigo 功能也很强大,但是不同水平使用者的应用差别比较大,而现在我们会设置一个标准,使用者水平高低都会觉得系统好用。这样的产品才真正具备流通的特性,变成商品。

记者:许多人说,您这么多年来的坚持是一种难得的企业家情怀,您认同吗?
  
沈国康:说情怀是有一点,但关键还是我们中国人的自信。华为是我们公认的自信成就伟大事业的典范,我们需要更多华为这样的企业。整体上看,我们对创新的认识需要提升,首先要自信,没有自信,何以创新?IT 是靠天才创意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的,这个规律可以以小胜大,其他领域难以像 IT 这样有奇迹,这也是情怀与梦想得以承载的地方。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