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中央纪委监委官网发文指出,整治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问题方面。推动相关住建部门履行好监管职责,推动形成加强信息公开、规范管理公共收益、强化履约服务监管、建立信用评价机制等政策组合拳,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物业行业合规管理的发展趋势朝着更加规范化、智能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的方向迈进。
物业行业合规管理发展趋势
法规体系完善:政府持续完善物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宏观的行业监管到具体的服务标准、收费机制、业主权利义务等方面都将有更明确的规定。例如,针对物业费定价、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政策不断出台,旨在规范市场行为。
智慧化平台应用:物业企业更多地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搭建智慧化管理平台。这些平台可以实现对设备设施的实时监控、故障预警、能耗管理等,从而提升运营效率,降低不合规风险。
业务边界拓展:物业服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四保”(保安、保洁、保绿、保修),而是向资产管理、社区商业、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业务边界的拓展意味着企业将面临更多不同领域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需要更全面的合规管理体系。
主动风险识别:传统的合规管理往往偏重于事后补救,而未来的趋势是更加注重风险管理的前置,通过建立风险识别、评估、预警机制,在问题发生前进行预防和控制。
精细化运营需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物业企业需要通过精细化运营来提升服务品质和成本效率。这包括对合同管理、财务收支、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精细化合规管控。
物业行业合同审查管理挑战
· 合同数量庞大且类型多样
物业服务合同、装修管理协议。保洁、安保、园林绿化、设备维保(电梯、消防)、工程施工、材料采购等各类专项服务合同。 广告位租赁、社区活动合作、商家入驻等。 员工的雇佣合同。物业公司租赁办公场所或将公共区域出租的合同。
· 法律法规复杂且更新频繁
物业行业受到多方面法律法规的约束,包括:物业管理条例及地方性法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特种设备安全法、消防法等,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
· 行业专业性与技术性要求高
许多物业服务涉及高度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例如:电梯维保,消防设施维护,智能化系统等。
物业领域合同审查要点
1. 合同主体
· 合法性与真实性:核实合同双方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如物业服务企业的物业服务资质、分包方的专业资质等),确保主体合法存在且具备相应的签约资格和履约能力。对于自然人,核实身份证件。
· 授权:确认签订合同的人员是否具备合法有效的授权(如法人授权委托书),避免无权代理或超越代理权限的情况。
2. 合同标的与范围
· 明确性:详细描述合同涉及的物业具体位置、面积、范围(例如,是整个小区、某栋楼,还是某个特定区域),避免歧义。
· 服务内容/工作范围:详细列明服务事项、服务标准、服务质量。例如,物业服务合同中要明确保洁范围和频率、安保巡逻频次、设备维保项目等;租赁合同中要明确租赁物的用途。
3. 费用条款
· 金额与构成:明确各项费用的具体金额、计算方式、构成细项(如物业费的构成、租金、维保费、分包服务费等)。
· 支付方式与期限:约定支付时间、支付方式(如银行转账、现金)、开票要求等。
· 调整机制:如涉及费用调整,明确调整的条件、幅度、周期和通知程序。
· 违约金与滞纳金:约定逾期支付的违约责任,包括违约金或滞纳金的计算标准和上限。
4. 权利与义务
· 清晰对等:明确合同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力求对等,避免出现一方权利过大或义务过重的情况。
· 物业服务合同中重点关注:
服务标准:是否达到约定或行业标准。
维修责任:公共部位和业主专有部分的维修养护责任划分。
专项维修资金:使用和管理的规定。
信息公开:物业服务企业是否需要定期公示收支、维修等信息。
承接查验:物业服务企业在承接物业时对设施设备的查验责任。
业主大会与业委会的权利: 业主大会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督权、选择权、解聘权等。
· 租赁合同中重点关注:
租赁期限和续租: 明确租赁期限,以及是否有优先续租权及续租条件。
押金: 押金的金额、用途、退还条件和时间。
房屋现状与交付: 租赁物的移交和返还标准。
转租与转让: 是否允许转租或转让,以及条件。
装修与改造: 是否允许承租方对租赁物进行装修或改造,以及费用承担和返还时的处理。
5. 合同期限与解除/终止
· 起止日期: 明确合同的生效日期和终止日期。
· 续期条款: 如有续期条款,明确续期条件、程序和通知期限。
· 解除条件: 约定合同提前解除的条件,如一方严重违约、不可抗力等,以及解除后的清算和交接程序。
· 违约责任: 详细约定违约情形、违约金计算方式、损失赔偿范围等,确保违约责任的公平性和可执行性。
6. 争议解决
· 解决方式: 明确争议解决方式,是协商、调解、仲裁还是诉讼。
· 管辖法院/仲裁机构: 如选择诉讼或仲裁,明确管辖地或仲裁机构。
7. 其他重要条款
· 不可抗力: 明确不可抗力的定义和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后的处理方式(如免责、延期履行、解除合同等)。
· 通知与送达: 约定有效的通知方式和送达地址,确保重要文件能及时送达。
· 法律适用: 明确合同适用的法律(通常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 附件与补充协议: 明确附件(如服务标准、图纸清单等)与合同正文的法律效力,以及补充协议的签署方式。
法务AI智能体赋能合规提升
法大大iTerms Pro法务AI智能体基于自研法律大模型构建,是一款为法务群体实实在在地“真干活”,实现人机共生之下的效率裂变,而非替代法务的法律科技产品,拥有“合同智拟、合同智审、履约智控、知识智理、法规智搜、咨询智答、纠纷智策”7大核心能力,以强大功能、精准服务、多元应用打造物业行业智能合规助手,助力法务开启合规管理新篇章。
例如:
1. 助力构建物业企业专属审查清单库,涵盖各个合同类型审查清单,企业可按需扩展,提升审查结果与企业的适配度及审查准确度。
2. 助力动态法规法条审查,支持检索最新法规法条,实现合同基于最新法规法条的审查,实现智能化的动态管控。
(通用审查+合同类型审查构建物业合同审查防线)
版权声明:
凡本网内容请注明来源:T媒体(http://www.cniteyes.com)”的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易信视界(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